演奏中的倪晨哲 受訪者供圖 東南網8月11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陳尹荔)“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熱愛,只有熱愛。熱愛是唯一可以讓你長久有動力練琴的原因。” 科學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 2008年出生的倪晨哲,10歲時由俄羅斯鋼琴大師、國家藝術勛章獲得者尤里·博格達諾夫選中,免試入學著名的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天才班。今年,他以全優的成績畢業,被學校授予“最佳優秀生”稱號。這場由省音樂家協會、省音樂推廣協會等主辦的演奏會,可說是他過去五年留學學習的匯報演出。 “巴赫說,音樂的目的是感動人心。我們要做的,是讓觀眾認可我們的音樂與特色,并能從中感受到快樂。”倪晨哲告訴記者,鋼琴最難的是詮釋,這是每一名鋼琴演奏者終其一生的追尋,也是鋼琴造詣的分水嶺,“只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有可能深入堂奧”。 上課前,倪晨哲會把樂譜全部識完,每一個音符的音高、音程、記號、術語都要精準識別,不放過一處細節。熟記形狀的好處,用小倪的話說,“彈奏時可以條件反射,不用臨時去數”。如果說他真有什么天賦,那便是學譜、記譜特別快。 但即便如此,有些大家的作品的結構依然難記,比如巴赫。對此,倪晨哲的辦法是“多彈,通過肌肉記憶,也可以根據音域的變化適當分段”。他說,課前必須要把曲子練到自己的標準。 課后,倪晨哲建議趁熱打鐵,及時掌握。“你要不斷嘗試,嘗試找到那種力度或音色,再繼續加強。” 倪晨哲的母親李紅梅介紹說,鋼琴專業學生一般每天練琴時間是6小時打底,倪晨哲大概三四小時,因為他專注度好、效率高。 “我覺得,琴童練琴時一定要自我反省、自我評價。”倪晨哲說,在彈完每個音符、每個小節后,腦子里就要開始想,這里是不是彈得太重或太輕了一點,這個地方可以稍微快點、更輕巧等等。“你要是一直反省自己,就能在下一遍做得更好,持續提高。” “當肌肉記憶達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刻意用腦子,手會自動把這些地方處理好。”說了這么多學習方法,小倪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練琴。所以,他不時給自己加課,比如近期就在自學李斯特12首超技練習曲。 業余時間,到歐洲多國參加比賽、上大師課,也使倪晨哲受益匪淺。看藝術展、聽歌劇、鉆研藝術史,他都十分熱衷,可以涵養藝術靈感,“包括堅持做一個善良的人”。 藝術留俄最難的是語言關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外文化和教育交流的熱絡,藝術留學近年來成為熱點。鋼琴藝術生要不要留學?去哪個國家留學?李紅梅說,這些要綜合權衡。“孩子的熱愛度高,有很強的學習力,家里經濟條件允許,遇到與孩子雙向奔赴的‘伯樂’,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在俄羅斯留學,最難的恐怕要數語言關。李紅梅展示了一張語法表,光是“做”這個詞的變化,就有89種,“俄語的語法太難了”。 倪晨哲說,回頭再看自己填過的鋼琴參賽申請表、報名表,有的錯誤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比如收不到彩排時間或地址的通知。有一次,演出地址寫的是“莫斯科某地”,母子倆理解成“莫斯科州的某地”,全靠組織者把倪晨哲的演出順序往后挪,才勉強保證了演出的進行。 身在異國他鄉,除了母親、鋼琴為伴,身邊缺少能對話的人。通過游戲交友,是倪晨哲留學的重要心得之一。 魔方、俄羅斯方塊、國際象棋、地理游戲等,是倪晨哲留學這幾年最喜歡的。如今,他解開一個三階魔方只需10秒左右,七階魔方只需1個小時出頭。 這些需要“超強大腦”的游戲,為倪晨哲贏來了好人緣。入學第一年,他就通過游戲結識了一名混血同學阿爾特姆,后者經常在學業上幫助和輔導他,兩個孩子不僅時常互贈禮物,連發型都是在同一間理發店理的同款。 李紅梅說:“留學后,我跟他爸爸就有意識地往后退,讓孩子嘗試自己往前走。在強壓之下,他突然間就長大了,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這個暑假,倪晨哲忙著自學俄羅斯高中的數學課程。李紅梅說,現在有些孩子文化課學不好,想走藝術專業取巧,這是行不通的。 “文化課都覺得困難,鋼琴學到后面只會更難!要想取得成績,必須具備非常強的學習力,必須敢于迎難而上。” 鋼琴如是,學習成長亦如是。 |
2024-09-19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