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513處街巷胡同和46處片狀地名 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傳統(tǒng)地名保護名錄增至1157處 近日,北京市政府批準將國興胡同等513處街巷胡同和天安門廣場等46處片狀地名列入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傳統(tǒng)地名保護名錄。截至目前,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已有1157處傳統(tǒng)地名納入保護名錄,包括1111處街巷胡同名稱、46處片狀地名,基本實現(xiàn)了《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保護1000余條胡同名稱的要求。 北京市規(guī)劃自然資源委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此次列入保護名錄的513處街巷胡同,空間分布廣泛,層次清晰;地名類型豐富多樣,充分體現(xiàn)了北京大國都城、海納百川的文化特點。“對于一些在20世紀60年代有過調(diào)整的地名,為更完整傳承歷史文化,本著兼容并包的精神,在現(xiàn)用傳統(tǒng)地名后面括注了原名。”該負責人表示。 此外,此次保護類型還新增了“片狀地名”。從時代上來看,46處列入保護名錄的片狀地名形成時間跨越元明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影響范圍基本涵蓋整個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從核心位置(地名原點)看,大部分列入保護名錄的片狀地名位于中軸線上或沿中軸線對稱分布。(記者王昊男) |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1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