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肖揚)貓眼娛樂旗下貓眼研究院近日發布《國產愛情電影數據洞察》(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國產愛情電影在經歷兩大黃金時期之后,市場總值和單片票房遇到挑戰,影片“劇情”“真實感”等關鍵詞受到觀眾關注,市場急需打破“同質化”困局。 高度同質化 國產愛情電影進入突破期 數據顯示,2011-2022年12年間,國產愛情電影經歷兩大黃金階段,目前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的突破期。 2011-2013年間,都市、青春、古裝、喜劇、劇情等各種愛情電影均有市場表現優異的代表作,比如《失戀33天》依靠愛情電影的社交屬性以及互聯網的流行文化,打造了“世紀光棍節”的概念,并一舉摘得國產電影年度票房第4名的佳績。 2014年,國產愛情電影品類開始多元化,“愛情+喜劇”率先實現票房體量的飛躍,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喜劇愛情電影年均上映數量達到了120部之多,在國產電影市場的票房占比于2014年達到49%的高點,票房總值在2015年突破100億大關。2015年直接迎來了“喜劇愛情”的全盛時期,產出了《港囧》《夏洛特煩惱》等經典優秀作品。 進入2017年之后,或因“喜劇+愛情”出現了審美疲勞,愛情電影的年度總產值出現了明顯下滑,但部均票房仍保持較高產出。像《前任3:再見前任》《后來的我們》《少年的你》等影片,更是代表愛情電影連續三年斬獲單片十億的佳績。同時“劇情+愛情”自2017年以來呈現抬頭之勢,在2018年、2019年先后實現票房千萬影片數量和部均票房的雙向超越,成為愛情電影的新主流。 2020年以來,疫情給行業整體帶來不小影響,影片類型供給受限,愛情電影市場在大環境影響下逐漸下滑。即使在2021年電影市場各項數據均有回暖之際,愛情電影在國產市場中僅有11%的占比,相比往年仍有差距。部均票房繼續下行,無論是創作還是市場運作,都出現高度同質化的現象,國產愛情電影急需破局。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