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題:多國通脹高企凸顯美元霸權之害 新華社記者 韓冰 最近數月,從阿根廷到突尼斯,從德國到土耳其,多國通脹水平高企,物價節節走高。這與美國貨幣政策激進調整的負面外溢效應息息相關,再次凸顯美元霸權擾亂全球經濟之害。 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為應對美國國內高通脹而連續激進加息,推動美元大幅升值。由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糧食、石油、天然氣等諸多商品在國際貿易中主要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美元升值意味著多國進口成本攀升,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劇。彭博社報道指出,美國通過加息向世界輸出通脹。 今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后,多國經濟已受到顯著沖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容樂觀。西方對俄制裁也導致天然氣、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這種背景下,美聯儲加息向世界輸出通脹,令多國民眾生活承受更大壓力。在德國,由于物價不斷上漲,超過五分之二的德國人表示無法維持現有生活水平。在黎巴嫩,物價飆升讓很多人不得不放棄購買糖果糕點招待親朋好友的傳統。在土耳其,一些出租車司機反映,油價大幅上漲侵蝕“荷包”,購買力明顯縮水。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多國飽受高通脹之苦同時,美國卻受益于美元升值而緩解了通脹壓力。 由于美元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美聯儲激進加息還加劇了多國資本外流、本幣貶值、債務違約等風險,一些經濟基本面脆弱、外匯儲備不足的經濟體受到沖擊。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日前報道說,當下的狀況和上世紀80年代初的狀況存在令人擔憂的相似性。當時,美聯儲為抑制通脹而加息,在拉美地區引發債務危機,多國經濟增長直線下滑,失業率和貧困率激增。有美國學者日前表示,目前已經有數個國家因美聯儲加息出現債務違約或處于違約邊緣。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此輪加息的起因是美國通脹走高,然而美國通脹走高,恰恰是美國自身經濟決策導致。近幾年,美國為應對新冠疫情沖擊,采取超大規模刺激政策,財政赤字飆升,貨幣嚴重超發。去年,就有美國經濟學界人士發出警告,美國采取的超寬松財政和貨幣政策可能引發“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 美元霸權為美國帶來“囂張的特權”。需要提振經濟時,美國通過量化寬松等非常手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美國經濟增長;通脹高企時,美國通過加息緊縮進行抑制,并吸引國際資本回流美國。美國濫用美元霸權成癮,屢屢通過貨幣政策激進調整、挑起市場震蕩,收割全球財富。美國憑借美元的世界貨幣影響,將美元“武器化”,暴露其不負責任、極端自私的本性,也讓世界進一步看清美元霸權的危害。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越來越強,不少國家已在探索擺脫美元霸權,如減持美債、推動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探索在國際貿易中使用雙邊和多邊貨幣協議結算交易等等。正如土耳其經濟學家瑪赫菲·埃伊爾梅茲所言:“擺脫美元霸權的進程已經開始,且勢頭會越來越明顯,力度越來越強大。 |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