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7日電(記者李志浩、張曉龍)新疆6日啟動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工作,這是2000年以來,新疆第23次向我國內陸第一長河塔里木河下游實施生態輸水。較為特別的是,本次輸水較之往年提前了1至2個月時間。 當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境內、塔里木河下游處,大西海子水庫開閘放水,水流流入塔里木河下游干涸的河道。 記者從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了解到,本次輸水將持續至9月汛期結束,預計15天時間可使塔里木河下游、從大西海子水庫至尾閭臺特瑪湖360多公里的河道全線通水。在充分保證流域農業灌溉用水的前提下,本次生態輸水比去年提前了1個多月時間。 作為季節性河流,塔里木河的水流主要來自各源流處高山融雪,僅夏季水量較大,其他季節水量小。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海量表示,生態補水時間提前至7月進行,對胡楊、檉柳等下游沿岸主要建群植物的落種意義重大。受每年河道來水影響,上述植物種子落種時間經幾千年演化形成規律,集中在8月至9月。它們種子數量雖多,但壽命短,一般不超過15天。提前至7月開始生態輸水,可大幅提高種子存活度,實現水與種的生態契合。 2000年至2021年,新疆先后22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從大西海子水庫累計下泄生態水87.9億立方米。輸水有效遏制了下游生態嚴重退化的局面,水區地下水水位抬升地下水水質好轉,下游動植物物種和數量增加,水環境得以改善。 |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