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編配 再唱山歌給黨聽 廈門愛樂樂團昨晚舉行紅色主題音樂會獻禮“七一” 廈門晚報訊(記者 林曉云)管弦齊鳴,掌聲雷動。昨晚,潮涌強港·盛世華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暨香港回歸25周年音樂會在思明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心舉行。音樂會即將結束時,樂團又演奏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和《國際歌》,觀眾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回報。 本場音樂會由廈門愛樂樂團、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共同主辦,藝術總監、首席指揮傅人長執棒。用中國音樂講述中國故事,抒發愛國情懷,激發民族自豪感。 開場“生日歌” 創新編配讓觀眾耳目一新 昨天正值黨的生日,音樂會的主題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和香港回歸25周年,因此對曲目的選擇頗為用心,經典與新意并存。 第一首曲目《唱支山歌給黨聽》是獻給黨的“生日歌”。這是故事片《雷鋒》的插曲,2019年6月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榜單。昨晚演奏的版本,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傅人長對這首經典老歌進行了創新編配,巧妙融入了《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等旋律,歌頌黨的百年奮斗光輝歷程。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半個月亮爬上來》《青春舞曲》《瑤族舞曲》等少數民族音樂,則象征著56個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緊密團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踔厲奮發,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交響詩《陳嘉庚》由王寧作曲,再現了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心系家鄉、紓難救國、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傳奇一生。音樂記載紅色歷史,嘉庚精神永不褪色。 致敬老前輩 經典交響樂作品傳播紅色文化 紅色旋律激蕩人心。前奏曲《詠雪》和幻想序曲《雪里梅園》穿越歷史的長河,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致敬。《詠雪》選自陳培勛的交響曲《我的祖國》,表現了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中的壯闊情懷。 徐振民作曲的幻想序曲《雪里梅園》也有故事。1979年冬天,在南京工作的作曲家無意間走進一片梅園,看到雪花落在梅瓣上,憶起周總理,靈感頓生,隨后創作完成了醞釀三年的心愿——幻想序曲《雪里梅園》,1981年在第一屆全國交響音樂作品評獎中獲獎。 交響序曲《御風萬里》是作曲家郭文景在香港回歸前夕,應約專門為弦樂隊與軍樂隊而作的曲子。他選用了我國多個民族的舞蹈節奏、和聲音響、民歌中能表現中國人民民族情懷的旋律元素。 據介紹,廈門愛樂樂團近年來經常演奏紅色經典交響樂作品,以音樂傳播紅色文化的同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昨晚的觀眾中,既有滿頭華發的長者結伴而來,也有學齡兒童跟著父母一同前來。家住湖濱北路的張先生表示,經常會帶10歲的孩子聽音樂會,音樂里蘊藏著文化、藝術,孩子耳濡目染,是對審美的提高。而紅色主題音樂會,讓大家對祖國的歷史和重大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很有意義。 |
2022-07-02
2022-07-02
2022-07-02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