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近日發生多起大規模槍支暴力案件,造成多人傷亡,這表明美國政府在落實限槍承諾方面幾乎無所作為。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我們注意到有美國媒體評論稱,槍支暴力是美國社會的流行病,令美國人民感到絕望。美國以占世界4.2%的人口,保有世界46%的民用槍支,總量達到3.93億支。2020年,美國有45222人死于涉槍事件,比2010年增加43%。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2日,今年涉槍暴力事件已在美造成了13115人喪生。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2020年涉槍傷害首次超過車禍,成為美國兒童和青少年最主要的死因。75%的美國青少年認為,槍擊事件是其最主要的壓力來源。 “一聲聲槍響,擊碎了所謂‘人人得享不可剝奪的生存與自由’的美國夢,也讓人們對美式人權進行深刻反思。難道美式人權就是人人可以隨時拔槍開火的權利嗎?任意殺戮,讓人民陷于恐懼和絕望之中,也是美式人權的體現嗎?”汪文斌反問道。 汪文斌指出,美國媒體評論說,美國政府在落實限槍承諾方面無所作為,我也注意到早就有媒體報道指出,美國槍支泛濫背后的巨大產業鏈和利益網,正是由于槍支利益集團為政治選舉提供大量捐款,并通過游說政客大肆操弄政策,才導致多屆美國政府無法落實限槍的承諾,讓多部控槍法案無疾而終。 汪文斌最后強調,生命是最大的人權。美國一些政客長期漠視本國民眾的生命權,對美國槍支泛濫、暴力橫行熟視無睹,卻對他國人權指手畫腳,這十分荒謬。美方應該做的是切實正視并解決自身嚴重的體制弊病和人權問題,讓美國人民真正擁有免于槍支暴力恐懼的自由。 |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