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4月25日 電 題:為全球抗瘧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 新華社記者朱紹斌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1972年,中國科研人員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發成藥物治療瘧疾。時至今日,“中國神藥”青蒿素仍是全球抗瘧利器,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仍是當下治療瘧疾的最有效手段。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青蒿素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已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每年治療患者上億人。作為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青蒿素的運用正在持續為全球健康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瘧疾是一種由寄生蟲引起的威脅生命的疾病。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瘧疾感染病例達2.41億,高于2019年的2.27億;瘧疾死亡病例約62.7萬,較2019年的55.8萬同比增長12%。此外,非洲地區是全球瘧疾最為嚴重的地區。2020年,全球95%的瘧疾病例集中在非洲,96%的瘧疾死亡病例也在該地區,其中五歲以下兒童占非洲地區瘧疾總死亡人數的80%。 青蒿素的出現,為全球抗瘧帶來新希望。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世界瘧疾報告2021》,稱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目前仍是人類治療瘧疾的最好辦法。療效快、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青蒿素,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自世衛組織2000年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為抗瘧首選藥物推廣全球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2.4億人受益于青蒿素聯合療法,其中約150萬人免于死亡。世衛組織全球瘧疾項目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說:“屠呦呦團隊開展的抗瘧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貢獻不可估量。” |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