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李京澤 梁曉輝)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8日在北京表示,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境安全形勢趨于穩定。 受中國國務院委托,黃潤秋當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作《國務院關于2021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境安全形勢趨于穩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 黃潤秋說,中國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連續兩年實現PM2.5和臭氧濃度雙下降;空氣質量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達218個,同比增加12個。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水質持續為優,黃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報告還顯示,中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整體持續向好;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環境安全形勢趨于穩定,2021年全年共發生各類突發事件199起,同比下降4.3%,所有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 與此同時,當前生態環境保護依然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黃潤秋解釋稱,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壓力依然較大,落實依法治污還不到位,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 在提及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安排時,黃潤秋在報告中表示,要在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同時,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完) |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