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記者 莫斯其格)近日,各大衛視電視劇場紛紛“上新”,這些閃亮登場的劇作包括《婚姻的兩種猜想》《我們的婚姻》《相逢時節》,多是都市題材。其中,《婚姻的兩種猜想》講述的是兩個閨蜜各自閃婚的故事,《我們的婚姻》聚焦全職媽媽重返職場后情感上的碰撞,《相逢時節》里的中年愛情則跟兩個家庭恩怨糾纏在一起……這幾部情感劇雖然“畫風”不同,但都很符合春節后觀眾對于電視劇“溫暖”氣質的期待,而且對婚姻家庭都提出更多思考,引起觀眾共情。 “倍速婚姻”走向何處? 《婚姻的兩種猜想》展現婚姻“新生態” 速配人生,慢燉愛情。互聯網時代,當“大數據閃婚”成為可能,婚姻將成為怎樣一種存在?《婚姻的兩種猜想》中,女白領沈明寶對于自己的人生規劃非常清晰,婚姻事業兩不誤,立下目標“一年結婚、兩年生娃”,她通過簡歷,迅速鎖定楊爭,兩人又以情感測試軟件測試婚戀匹配度。另一對新人則是沈明寶的閨蜜——30歲的豪門千金薛可欣與健身教練發展“姐弟戀”。 “反催婚”“算法速配”都是年輕人婚戀中的“新生態”,《婚姻的兩種猜想》緊跟時代變化,將這些現象吸收容納,甚至提出了耐人深思的問題。比如,女性婚后是否就意味著事業的退讓?孩子、房子會不會拉低婚姻的質量?女強男弱夫妻,婚姻又將走向何處?帶著這樣的提問,《婚姻的兩種猜想》以輕松的方式去直面生活的沉重,希望觀眾帶著對更好愛情模式的追尋,面對這個世界。 “這劇懂我。”《婚姻的兩種猜想》以結婚為目的的快速戀愛模式,讓當下很多職場青年大呼真實。有觀眾認為,該劇通過詼諧而巧妙的劇情,打開年輕人對于婚姻的全新想象。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