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 陳溯)俄羅斯、烏克蘭兩國沖突升級,對全球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國際資本市場出現劇烈震動,也對國際糧食市場造成影響。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糧食生產大國,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是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國、第三大谷物出口國,而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大小麥出口國,其小麥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大麥出口位居世界第三。據有關機構統計,俄羅斯和烏克蘭約占全球小麥出口量的29%,世界玉米供應量的19%,以及世界葵花油出口量的80%。 分析認為,兩國緊張局勢將對國際糧食價格和國際糧食供給造成諸多不確定性,讓本就處于波動局面的國際糧食市場“雪上加霜”。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當前國際糧食市場本就存在波動,由于俄烏兩國都是糧食出口國家,兩國沖突將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很大不確定性。“受局勢影響,兩國糧食出口可能會相應減少,從而造成整個世界糧食供給減少。兩國沖突持續的時間不確定,給國際糧食格局帶來的影響也難以預計。” 路透社22日報道,分析師和貿易商認為,全球重要糧食生產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可能會迫使小麥、玉米和葵花籽油買家尋求替代進口來源,從而推動全球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荷蘭國際集團(ING)認為,考慮到未來幾個月俄羅斯供應的相當多不確定性,促使交易商將糧食留在國內,而不是運往海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將加劇全球糧食市場的供應風險。 兩國沖突還帶來了物流和供應鏈的危機。李國祥表示,兩國沖突還將對國際糧食供應鏈造成沖擊,軍事行動將阻斷途經烏克蘭的物流,導致運輸中斷。此外,石油價格上漲使當前高企的國際運費進一步上漲,進而推動國際糧價上漲。 近年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極端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價格持續波動上漲,到2021年底一度創下近十年新高。俄烏沖突無疑使處于高點的國際糧食價格進一步承壓。 隨著俄烏沖突不斷升級,近日全球農產品市場持續波動上漲。本周四,美國小麥和玉米期貨早盤一度漲停,大豆價格則創下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豆油大漲5.4%,觸及2008年以來最高價格。 中信期貨農產品團隊認為,俄烏發生沖突,面對當前全球不斷飆升的糧價,不排除出現國際間糧價炒作,進一步加劇全球范圍內的食品通脹。 有專家預計,俄烏危機或將波及全球30%的糧食供應。 李國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和局部沖突疊加,將給國際糧食供應鏈和國際糧價帶來更大壓力。那些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和貧困國家將是受害者。 |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
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