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和陸鹿珊就像身邊的朋友 聊起表演上的難度,楊玏坦言,難度來自于這個電影離現在觀眾的生活太近了,“江宇和陸鹿珊太像觀眾身邊的朋友了,如何能在大銀幕上讓觀眾覺得你的表演挺生活化,而且不夾生,對我來講是挺難的。當然我也想通過這部電影來檢驗一下自己的演技。” 有些演員在表演時會借鑒身邊朋友們的生活經驗,但楊玏不會這么做,“因為任何一段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感同身受。即便你身邊朋友曾經遇到過這個問題,然后他跟你掏心窩子訴說他當時所有的感受,你可能也不能完完全全地感受到,何況這部影片中兩個人的關系也沒有特別的刁鉆和稀有。我倒是覺得,進入劇本讓自己投入到角色的情境,直接去感受它,可能是最好的。” 第二次跟毛曉彤合作,楊玏最大的感受是兩人的合作更加默契了,“我們在戲中一秒鐘就能吵起來。” 《以年為單位的戀愛》中也有不少吵架戲,在楊玏看來,這次吵的內容跟《三十而已》完全不一樣。鐘曉芹和楊嶼已經是夫妻關系,兩人已經很熟悉了,“而這次江宇和陸鹿珊是在跨年夜這天他們才相遇,當晚就熱戀了。但慢慢的,潛在水下的問題和矛盾浮了上來,因此,兩人的矛盾爆發出來更加的激烈。” 楊玏對這次的拍攝體驗感覺很滿意,“我們整個創作過程和劇組氛圍特別細致愉悅。如果大家看電影時能夠代入到自己身上,能夠反思兩人情感關系出現問題的根源,并且能夠做到引以為戒的話,那就太好了。” 受父親楊立新影響最大 楊玏也算是“星二代”,父親是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楊立新老師。他從小在人藝的氛圍中長大。 “我上學時并沒有特別長期的目標,大學畢業后也沒覺得自己以后一定要當演員。” 聊起國外上學的經歷,楊玏實話實說,“我覺得自己能有一段在國外生活的經歷,確實讓我變得更加獨立,也更加能辯證地看待問題。在演戲的時候,多多少少能讓我多維度地考量角色,盡量演得真實一些。” 對于“誰在表演上對自己影響最大”這個問題,楊玏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我父親。“我從小看他演的戲,上大學后覺得自己可以看懂話劇了,我們倆有空就聊,包括他給我推薦的書,都是一些他覺得我應該看的,我受他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 現在父親已經很少在演戲上指點楊玏了,但如果一起看了一部話劇或一個電影,爺倆兒還是會聚在一起探討:這部作品精妙在哪里?演員表演的精彩和失誤又在哪里?“我最佩服他的是一特別認真的人,但凡對一件事感興趣,或者要出演一個角色,他一定會盡最大可能,集中時間和精力去把這件事弄明白,把事情做到最好為止。” 上臺演話劇也是楊玏的一個夢想,“這顆演話劇的種子一直在我心里邊,但也得碰上合適的戲才行。”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楊玏對于演戲還有點難以把握,也出現過不知所措的情況,“現在從容多了,不過偶爾仍會有缺乏安全感的時刻。現在最大的感悟,就是多多豐富自己的生活,在該用勁兒的地兒多用點勁兒,同時在心態上學會了順勢而為。” 采訪結束的時候,楊玏特意叮囑記者,“我們家一直訂閱《北京晚報》,是晚報的忠實讀者,也替我向晚報的讀者問聲好。”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