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 12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21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介紹,去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門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的專項行動,累計分四批向全國各地通報非正常專利申請共81.5萬件。截至去年年底,前三批通報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撤回率達到97%。 張志成指出,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堅決打擊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取得了良好成效。總體來看,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引導地方優化專利政策,全面取消申請環節的資助和獎勵,引導高質量發展。 二是加大前端排查力度,通過計算機輔助篩查和人工核查相結合的手段,對涉嫌非正常專利申請的案件進行嚴格排查、審慎認定。 三是對排查認定為非正常的專利申請,及時向地方通報,要求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進行核查,并要求申請人主動撤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依法保障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四是加大正面宣傳引導力度,營造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引導申請人正確進行專利申請,積極促進質量提升。 張志成表示,特別是,去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門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的專項行動,累計分四批向全國各地通報非正常專利申請共81.5萬件。截至去年年底,前三批通報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撤回率達到97%。 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專利代理行業的監管,在“藍天”專項行動中,對9家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的代理機構作出吊銷資質、停止承接代理業務等重處罰;對84家人均代理量持續超過平均水平5倍的代理機構,組織有關省份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實施重點檢查;對29家情節特別嚴重的機構,掛牌督辦地方給予行政處罰。 |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
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