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曼谷12月21日電 (記者孫廣勇)盡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泰國的進出口貿易仍趨勢向上,并驅動泰國產業提振。2021年,外貿出口成為泰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位于泰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廉差邦港口是泰國最大的集裝箱深海港口和物流樞紐,承擔了泰國大量進出口業務。 廉差邦港口位于泰國經濟中心地帶“東部經濟走廊”。“東部經濟走廊”是“泰國4.0”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即在東部沿海的羅勇、春武里和北柳三府設立經濟特區,通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及實行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吸引高附加值產業落戶。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辦公室秘書長卡尼表示,未來五年(2022-2026)東部經濟走廊投資總額為2.2-2.5萬億泰銖。東部經濟走廊發展規劃與“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2020年中國成為東部經濟走廊投資最多的國家,期待未來有更多中國高科技產業落戶東部經濟走廊。 廉差邦港口作為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重點推進的項目,被規劃成為一座功能齊全,與鐵路、公路和內河運輸網絡相連的,可向泰國全境和相關鄰國實施快速配送的現代化港口。 目前,廉差邦港口正在進行三期擴建,共分為五個部分,中國鐵建(東南亞)有限公司承建其中部分海事工程,項目有序推進。項目建成后,廉差邦港將有效發揮自身運能,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港口,進一步提升廉差邦港在湄公河大區域的門戶港口地位,對于泰國發展進出口貿易和促進經濟長足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疫情期間,很多中方員工選擇堅守海外,堅持正常施工。在確保員工‘零感染’的同時,項目將于2025年高質量完工,為當地經濟發展、中國東盟互聯互通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我們還從當地招聘了大量泰籍員工來項目工作。通過加強技術培訓,使他們滿足崗位需求,緩解了受當地疫情影響的民眾就業壓力。”中國鐵建(東南亞)有限公司廉差邦港項目管理人員謝豫說。 中國企業疫情期間堅持正常施工,為泰國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復蘇的努力得到當地的高度認可。“通過廉差邦港項目建設這一縮影,我看到了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正在恢復活力,相信不久將會變得更好。”在廉差邦港項目工作的泰籍管理人員帕薩維對自己國家的發展充滿了希望。 隨著疫情趨緩,中國、日本和美國投資者向東南亞投資的趨勢有所增加。在泰國宣布將對來自低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游客免隔離開放,以及逐漸放寬國內各項活動的防疫措施后,當地經濟活動和各企業部門已趨向進一步復蘇。泰國開泰研究中心經濟學家納塔蓬表示,今年年底泰國疫苗覆蓋率將超過70%,這將有助于減少實施封鎖措施的必要性,企業業務經營不會中斷,加上得到出口仍然強勁、家庭支出從低基數回升以及封鎖期間被抑制的消費復蘇的支持,2022年泰國經濟有望增長3.7%,而其中出口將在經濟復蘇中占很大比重,機場港口等服務于進出口的基礎設施將發揮巨大作用。 |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