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電 題:用愛與責任溫暖一座城——內蒙古滿洲里戰“疫”一線志愿者素描 新華社記者魏婧宇、李志鵬、達日罕、葉紫嫣 寒冬中的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被一抹抹紅色點亮。在滿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活躍著一群戴著“紅袖標”的志愿者,他們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守小區、運物資,用愛與責任溫暖了這座城。 冬天的滿洲里市天黑得特別早,下午4點多天色就已發暗。一輛廂式貨車緩緩停靠在尚都國際小區門口,小區志愿者服務隊隊長孫秋雷同其他志愿者將車上的生活物資運送到小區內。“大家看看包裝袋有沒有破的,別落下居民購買的東西。”孫秋雷叮囑其他志愿者。 孫秋雷家住尚都國際小區,疫情發生后他報名成為小區志愿者,負責配送生活物資等工作。為實現無接觸配送,志愿者們先把物資送至單元門口,再由樓長通知居民依次下樓取物資。“配送物資雖然辛苦,但一想到能為抗疫貢獻力量,干起活來就勁頭十足。”孫秋雷說。 在進行核酸檢測的“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滿洲里市本地志愿者李希寶動作麻利地打掃衛生、消毒、搬運樣本,60歲的他干起活來一點不比年輕人慢。李希寶是“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的第一批志愿者,經過培訓后,于12月3日正式上崗工作。“第一批志愿者有30多人,會操作電腦的年輕人負責信息錄入等工作,我們幾個年紀大的負責清掃、搬運等工作。”李希寶說,“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來自天南海北,都來支援滿洲里抗疫,我們本地人更要為抗疫出份力。” “在疫情中,志愿者溫暖著大家,也被大家溫暖著。”第二批呼倫貝爾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的副隊長代守揚說。 來自呼倫貝爾市的代守揚所在的志愿服務隊有100名志愿者,自12月4日從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來到滿洲里市后,便分組進入各社區協助開展垃圾清運、物資配送、核酸采樣信息登記等工作。 “社區每天為行動不便或居家隔離的居民上門進行核酸采樣,我們和采樣人員一起上門進行采樣信息登記。”代守揚說,“有的志愿者一天爬樓四五十趟,爬到腿都不會打彎了,第二天仍然大早起床繼續爬樓。” 有一次,幾名志愿者到一戶居家隔離人員家進行信息登記,一開門卻響起了歌聲。“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一名小女孩伴著歌聲,為志愿者們跳了一段舞。“每次有志愿者上門服務,小姑娘都會跳一段舞,這是我們在這個冬天收獲的最溫暖的禮物。”代守揚說。 剛到滿洲里市時,志愿者們每天早上不到5點就要起床,6點開始奔忙在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各個崗位上。如今,一天一次的大規模核酸檢測也改為了對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 |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