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 袁云兒)采擷一段光影,回溯歷史長河。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影片《跨過鴨綠江》將于12月17日上映。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故事片,該片“全景式、史詩性”地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既是國產大片,也是黨史教育大課。 2021年初,電視劇版《跨過鴨綠江》在總臺一經播出,便成為開年現象級大劇,電影版《跨過鴨綠江》則用154分鐘濃縮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該片總導演董亞春說:“電視劇有40集篇幅,對于學業和工作比較繁忙的受眾來說,他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觀看一部長劇,所以在拍攝電視劇版的同時,我們就按照一個非常完整的方案同步推進電影版。相比起電視劇版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講述,電影版則只有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難度的確很大。我們滿懷敬畏,付出了誠意和心血,最終還是要靠觀眾去影院觀看以后,給我們做出一個評判?!?/span> 該片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71年來,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巨獻。影片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抗美援朝整個歷史進程,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影片在講述國際格局突變時中、蘇、美三國領導人作戰指揮思想博弈的同時,既展現了毛澤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思維,也展示了以彭德懷為統帥的指揮員們的戰場謀略,以及全體志愿軍戰士用生命捍衛和平正義、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正義之戰、精神之戰、勝利之戰的硝煙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演繹出生死系之的兄弟情、戰友情、家國情,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影片在故事走向、歷史事件、領袖人物和相關的重要形象上均遵循尊重歷史的創作原則,同時力求達到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平衡與交融,有溫度、有亮度、有濃度地傳遞家國情懷。 在剛剛上線的預告片中,經歷了殘酷的松骨峰阻擊戰,志愿軍335團僅剩下七名戰士,也要高傲地聳立在自己的陣地上,為身后的祖國和人民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鐵血長城。提及這場戲的拍攝時,董亞春依然非常感動:“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有一種對戰爭詩化和意境的表達,能夠升華志愿軍戰士的壯舉,所以這里用的都是升格鏡頭。戰斗勝利后,他們走在陣地上,接到了彭德懷司令員的電報,地上一片白茫茫的雪,所有尸體都埋在雪地里看不見了。幾位戰士站在那里,高喊‘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38軍萬歲!’希望那些犧牲的戰士們都能聽到這封電報、聽到這個聲音。”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