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郭超凱)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為了躲避中國警方抓捕,將犯罪的窩點挪到了東南亞等海外地區。新冠疫情期間公安機關如何有效打擊境外電信網絡詐騙?中國公安部刑偵局反詐專家胡志偉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疫情期間公安機關組織開展“斷流”行動,循線深挖幕后“金主”,精準打擊、摧毀組織招募人員赴境外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生態鏈。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為了逃避國內的打擊,把窩點設在境外,主要作案對象是中國國內民眾,因此需要大量熟悉國內情況、又會講普通話的員工。”胡志偉稱,為招募更多人,這些詐騙團伙將招攬人員出境參與電信詐騙演變成了一個產業,實行專業化、流程化、集團化作業。團伙內有組織者、獵頭、馬仔、領路人、接送司機等不同角色,把他們招募的員工騙到詐騙窩點之后,強迫這些人從事詐騙工作。 胡志偉指出,被騙去的人面臨的實際情況與他們幻想的高薪工作、一夜暴富完全不同。他們將完全失去人身自由,每天只能按照詐騙團伙的要求來從事詐騙,稍有不從或者沒有完成任務就會受到殘酷的體罰。從這種意義上來講,這些被招募出境進入電詐窩點的人員,既是詐騙犯罪的參與者又是被騙出境并遭受暴力控制的受害人。 如何有效切斷境外電詐窩點從境內招募人員的犯罪鏈條?胡志偉給出了建議:一是要壓緊壓實地方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加強源頭治理,清理黑灰產業,鏟除犯罪土壤,繼續堅持“控在本地”和“教育勸返”雙管齊下,堅決防止涉詐重點人員赴境外作案。二是要嚴厲打擊偷渡犯罪。公安機關組織開展“斷流”行動,斬斷非法偷渡境外從事電詐活動的人員流,嚴厲打擊組織偷渡的“蛇頭”,循線深挖幕后“金主”,精準打擊、摧毀組織招募人員赴境外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生態鏈,從而有效擠壓境外電詐犯罪生存的空間。 記者了解到,為防止民眾被騙,公安機關堅持打防結合,防范為先,強化精準預警勸阻,指導各地統籌全警資源力量,建立分級聯動勸阻機制,全力減少發案。胡志偉表示,公安部平臺每天發布預警指令數達9.8萬條,今年以來成功避免2056萬人被騙;同時加大技術反制力度,今年以來成功攔截詐騙電話13.8億次,短信15.7億條,累計封堵涉詐域名網址172.9萬個,共緊急止付涉案資金3010億元(人民幣)。(完) |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
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