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2月9日電 (記者 楊迪)記者9日從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已于2020年7月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目前普查工作正處于全面調查階段。 本次普查的主要任務包括:調查寧夏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災等5類主要自然災害的風險要素及其危險性信息,開展單災種危險性評估;采集房屋建筑、交通設施、公共服務系統等承災體的災害屬性信息和空間信息;收集寧夏各縣級自1978年以來的歷史災害信息(其中,重大歷史災害信息自1949年起);對各級政府部門、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和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基層防災減災水平進行調查并評估;對各主要災種易發區內的建筑物、基礎設施、重大工程等重點隱患進行調查并評估;開展主要自然災害風險的多尺度評估,編制各級綜合風險區劃圖和防治區劃圖,提出區域綜合防治對策。 據了解,寧夏本次普查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前期準備與試點階段(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重點任務是編制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工作機制、落實普查資金、落實普查人員和隊伍等準備工作。第二階段是全面調查階段(2021年6月至2021年年底),主要由各級各部門完成對主要自然災害致災因子、重要承災體、歷史災情和減災能力的全面調查工作,形成全區人口、經濟、房屋建筑、基礎設施、減災資源等數據集。第三階段是評估與區劃階段(2022年全年),主要對普查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和評估,開展自治區、市、縣三級單災種和關鍵要素的評估與區劃工作,提出區域綜合防治對策,推動普查成果的廣泛應用。(完) |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