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近日,“中國與亞美尼亞:治國理政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北京、埃里溫兩地同時舉行。 亞美尼亞埃里溫國立大學校長霍漢尼斯·霍漢尼相表示,亞美尼亞和中國在文化、歷史和學術上有很深的淵源,埃里溫國立大學設有中國研究中心,很多學生也在學習漢語。埃里溫國立大學也一直致力于擴大與加深亞中兩國的友好關系,未來希望能同中方一起,通過學界、文化界的交流往來推動亞中兩國友好合作持續深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馬援表示,今年是亞美尼亞獨立30周年,30年來亞美尼亞積極探索和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推進國家振興進程,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中亞兩國在道路連通、電力設施、新能源等領域已經實施了多個合作項目。后疫情時代,中亞應在航空過境和旅游業、礦產開發和加工、境外工業園區建設等領域深度挖掘合作潛力。相信雙方的未來合作會更加緊密,成果將更加豐碩。 中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范勇表示,2021年,中國共產黨慶祝了百年華誕。剛剛閉幕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胸懷天下等十個方面。2021年對亞美尼亞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作為好朋友、好伙伴,中方堅定支持亞美尼亞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愿同亞方積極分享治國理政和經濟發展有益經驗,加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亞美尼亞共和國駐華大使謝爾蓋·馬納薩良表示,中亞友好源遠流長,雙方交往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亞美尼亞地處絲綢之路中段,古絲綢之路早已將中國和亞美尼亞聯系在一起。中國是亞美尼亞外交的優先方向,亞美尼亞人民對中國的興趣與日俱增,亞國內也關注著中國的現代化和改革之路,兩個文明的傳統友誼將在新的時代延續。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所長孫壯志在總結發言中指出,中亞兩國關系體現了大小國家平等相待,不同文化傳統能夠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官方友好和民間往來同步推進。未來可以從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絡、共創“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帶一路”多元合作平臺、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領域項目繼續推進雙方合作。 埃里溫國立大學國際關系與外交學院院長瓦格拉姆·彼得羅西揚在總結發言中表示,亞中兩國的關系是新型國與國關系的典范,體現在政治互信不斷加強,經貿合作不斷提升,人文合作愈加緊密三個層面。亞中兩國有著類似的傳統:一是和平友好的傳統。二是傾聽與理解的傳統。三是熱愛勞動的傳統。 此次研討會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亞美尼亞埃里溫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工作框架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和亞美尼亞埃里溫國立大學共同舉辦。(完) |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