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 美國航天局“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24日從加利福尼亞州發射升空。這是美國航天局首次開展測試小行星軌道偏移技術的任務,旨在提高防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能力。 據美國航天局網站24日發布的消息,美國東部時間24日凌晨1時21分(北京時間24日14時21分),DART航天器搭乘一枚“獵鷹9”火箭從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按計劃,DART與火箭分離后將獨自飛行近一年時間,于2022年9月撞向一個近地“雙胞胎”小行星系統中較小的一顆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 據美國航天局介紹,這個“雙胞胎”小行星系統由兩顆直徑分別約為780米和160米的小行星組成。較小的一顆是環繞較大小行星飛行的衛星,它就是此次試驗的撞擊對象。這顆目標小衛星并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撞擊后也不會構成新的威脅,因此成為這類撞擊試驗的“完美天然實驗室”。 據介紹,這次撞擊主要為了驗證通過“動能撞擊器技術”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DART航天器主體尺寸與一輛小汽車相當,兩側各有一個完全展開后長約8.6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借助其搭載的高分辨率攝像機和自動導航系統,在“雙胞胎”小行星系統距地球約1100萬千米時,DART將以每秒約6.6千米的速度撞向目標小衛星。 這次撞擊將使目標小衛星軌道周期縮短約4分鐘,略微拉近“雙胞胎”小行星系統中兩顆小行星之間距離,這個改變幅度足以用地球上的望遠鏡觀測到。2024年,歐洲航天局將發射“赫拉”任務航天器,深入研究這次撞擊對該小行星系統的影響。 幾乎每天都有小行星撞向地球,但絕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尺寸較大、能真正撞到地面的小行星十分罕見,但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美國航天局說,DART任務的目標是改變中等大小近地小行星軌道,這類小行星有可能造成區域性破壞。由于其體積相對較小,還有許多尚未被觀測到,可能會發生撞擊地球現象。 |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