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珠海9月29日電 (記者 蔡敏婕)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正在珠海舉行,國內首家航空環鍛件智能化產業基地向與會嘉賓亮相。該基地的“航空環鍛件柔性智能生產線”預計于2022年建成投產,將形成粗加工生產線、無損檢測線、立體智能倉庫、NADCAP實驗室、航空環鍛件研究院等全流程配套體系。 據了解,該基地采用數字化仿真方法,實現了先進制造工藝與自動化設備的融合以及航空鍛造人才與數字化系統的融合,這將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高端環鍛件制造的差距。 上述基地首次實現了航空熱加工企業運營及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在整個制造過程中,控形控性,實現了熱加工企業制造全過程的可控化,變形過程的數字化,材料和能源的節約化。 該基地由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貴州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航宇科技投資6億元建設。經測算,項目建成并達產后,將實現年度營業收入11億元。 對此,航宇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航空環鍛件柔性智能生產線”的建設,實現了航空環鍛件的柔性智能制造,有望消除人為環節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提升航空發動機環鍛件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完) |
2021-09-29
2021-09-29
2021-09-29
2021-09-29
2021-09-29
2021-09-29
2021-09-29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