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奪“情報大門密鑰” 2013年,皮耶魯齊在美國被捕并被起訴入獄。阿爾斯通被美國司法部處以巨額罰款,主體業務被賣給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依靠長臂管轄等手段,美國在這場“地下經濟戰”中獲得了法國大多數核電站的部分控制權,大大削弱了外國競爭者,鞏固了自身經濟地位。 而在金普斯事件中,美國并不只是貪圖該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更是為了獲得這家高科技企業的技術優勢來收集情報、監控全球,以實現自身戰略目的,維護超級霸權。 “以往,美國間諜需要前往他國,嘗試通過盟友或情報人員進行滲透活動,”拉敘斯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但金普斯事件發生后,間諜不用親自到場,坐在電腦前使用軟件便可進入系統(實現監控)。”他指出,金普斯擁有幾十億用戶的芯片卡數據信息,由于移動運營商和銀行不具備管理芯片卡的能力,公司因而也承擔著用戶卡片信息的加密服務。從美國將觸角伸向金普斯的那一刻開始,它就掌握了獲取所有用戶信息的登錄密鑰。 據拉敘斯介紹,美國還直接為英國政府通信總部提供財務和技術支持,二者聯合開發黑客技術,“通過入侵金普斯的芯片卡,成功攔截和解碼了數十億次通話和短信”。 《芯片陷阱》出版后,立刻在互聯網上引發了對美國的譴責之聲。網友fofifonfec認為,面對美國這樣“沒有靈魂的國家”的貪婪,天真可能導致毀滅,金普斯的所有資產都被掠奪了。網友Cliona說,美國就像一只布谷鳥,無恥地掠奪和挪用他們感興趣的技術。 |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