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最漫長戰爭”:霸權衰落的見證 新華社記者史先濤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麥肯齊30日宣布,美軍已完成從阿富汗撤出的任務。當天的撤離既標志著美軍在阿人員撤離行動的結束,也標志著“9·11”恐怖襲擊后美軍在阿富汗開始的近20年軍事行動的結束。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入侵及其后的長期駐軍令阿富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美國自身也耗費巨資、民怨沸騰。美軍最后階段的狼狽撤離令白宮顏面盡失,讓全世界進一步見證了美國霸權的衰落。 充滿諷刺的輪回 2001年“9·11”恐襲發生后,美國及其盟友以阿富汗塔利班拒絕交出“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為由,于當年10月初對阿發動軍事打擊,迅速推翻塔利班政權并長期駐軍。20年后,美軍最后一架C-17運輸機從喀布爾國際機場起飛,為這場美國“史上最漫長戰爭”畫上了一個十分“潦草”的句號。 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后,其力量并未消失,而是在阿富汗各地尤其是農村地區重新集結,并在2006年之后再次壯大。 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上臺后尋求從阿富汗撤軍。2011年5月1日,本·拉丹被美軍擊斃。但美軍始終無法控制阿富汗農村地區,更無法消滅塔利班。同年6月,奧巴馬宣布分階段從阿富汗撤軍。2014年12月,美國主導的北約聯軍宣布結束在阿作戰任務,并向阿安全部隊移交防務。 2017年,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2020年2月,美方和塔利班在卡塔爾多哈簽署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雙方同意駐阿外國軍隊將在14個月內全部撤出。 今年上臺的美現任總統拜登4月宣布,駐阿美軍5月1日開始撤離、9月11日前完全撤出;7月又表示,美國在阿軍事任務將于8月31日結束。塔利班隨后發動迅猛攻勢,不斷攻占各主要城鎮,最終于8月15日進入首都喀布爾,至此基本控制阿富汗全境。 20年戰爭,從塔利班到塔利班,構成了一個充滿諷刺的輪回。 一個時代的終結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最終的撤離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美國在阿駐軍20年,不僅未能徹底消除恐怖主義威脅,反而使阿安全形勢不斷惡化。美國給飽受戰火蹂躪的阿富汗帶來的是殘破、貧困和死亡。 20年來,阿富汗累計有3萬多平民被美軍殺死或因戰亂而死亡,另有6萬多平民受傷,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 阿富汗《友誼報》總編輯穆罕默德·沙克爾·扎比指出,美國沒有實現在阿富汗的既定目標,當地形勢與20年前并無本質差異,人民依然飽受貧困之苦,許多人流離失所,許多兒童食不果腹。近期喀布爾國際機場的爆炸案更表明,阿境內的恐怖主義威脅依然存在。 長期關注阿富汗和敘利亞戰爭的英國《獨立報》記者帕特里克·科伯恩在一篇日前刊發的專欄文章中寫道,阿富汗敗局“凸顯西方的嚴重失敗”,并再次證明“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時代即將結束”。 蘭州大學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認為,美國在阿富汗的20年“反恐戰爭”,只對“基地”組織有一定削弱,而對其他極端組織聽之任之,最終將這些隱患留給了滿目瘡痍的阿富汗。這也證明,美國的“反恐”一貫采用“雙重標準”,從來都是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 見證霸權的衰落 美國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不僅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和軍人傷亡,其信譽掃地、顏面盡失,霸權頹勢更是難掩。 美國倉促撤軍不僅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爭議,也引發盟友強烈質疑。法國防務專家弗朗索瓦·埃斯堡說,從長遠看,“美國人靠不住的觀念將會因此而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英國政治分析人士西蒙·蒂斯德爾指出:“在阿富汗之后,‘美國治下的和平’和北約都完蛋了。美國對歐洲的軍事影響力和精神影響力也一并消失,而后者是美國推行全球霸權所依賴的‘軟實力’。” 20年前,美國國會通過了“使用武力授權”,允許總統對任何“他認為”與9·11襲擊有關的實體進行武力打擊。加州眾議員芭芭拉·李投了唯一的反對票。她預言這將使美國陷入“一場既沒有退出策略、也沒有明確目標的無限戰爭”。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參與記者:柳絲、劉品然) |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
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