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劇 《掃黑風暴》“痛感”真實,贏在復雜 《掃黑風暴》的尺度之大,出乎意料更讓人興奮。黑惡勢力如何囂張犯案、黑警如何充當保護傘、弱勢群眾如何慘遭迫害、中央督導組如何與地方勢力博弈,無不用最鋒利的視覺語言直逼真實。這些,讓觀眾一度很難相信這樣一部充滿“迷霧”調性的劇集不僅僅能在網絡平臺看到,還可在央視、一線衛視上星播出。 事實上,該劇正是向一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致敬之作,中央政法委主導并在幕后提供了大量創作支持。記錄的意義,在于警醒。從2018年至2020年,國家開展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掉眾多涉黑、涉惡團伙。對普通民眾來說,可能難以切身感受到這一行動的重大意義,但《掃黑風暴》通過對孫小果案、操場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黃鴻發案等轟動性案件進行改編,轉化成高度專業化、類型化的商業作品,呈現出地方黑惡勢力與當地保護傘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及其滔天罪行,用真實“痛感”使觀眾與受害者強烈共情,并提高對黑惡勢力大小罪行的警惕、警醒,從而真切感受到掃黑除惡的必要性,以收到預想的全民影響力。 其實,從今年的建黨百年獻禮劇創作就可以明顯感覺出,此類創作已經改變了過去的命題式、宣教為先的功能性理念,主管部門愿意主動傾聽觀眾、特別是年輕群體的需求,尊重藝術創作規律,給予創作者扶持和自由。思想轉變,連最難拍的黨史劇都迸發出《覺醒年代》這樣的YYDS(“永遠的神”),“掃黑”出手即成臺網雙平臺風暴,更是水到渠成。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掃黑風暴》播放量達8.4億次,是騰訊視頻近兩年最受男性用戶喜愛的原創劇,且達到騰訊視頻電視劇首播會員用戶吸引力新峰值。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