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 題:美國同盟體系“七宗罪” 前言 “我們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與外部世界的任何部分建立永久同盟。”1796年9月,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這樣告誡美國人。兩個世紀過去,美國卻早已將其“國父”的勸訓拋在腦后。 長期以來,美國同盟體系固守冷戰思維,迷信零和博弈,為一己私利踐踏公理正義、挑起沖突戰禍、實行單邊制裁、收割世界紅利,對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造成嚴重威脅和破壞。美國新政府上臺以來,重新加強對同盟體系的掌控,表面上打著重回多邊主義旗號,實質上是要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以意識形態站隊、陣營之間選邊來割裂世界,企圖拉幫結伙對中國實施戰略遏制打壓,以集體之名行單邊之實,是不折不扣的偽多邊主義。 美國同盟體系違背歷史潮流,看似耀武揚威、前呼后擁,實則色厲內荏、人心漸失,其暴力、掠奪、侵權、破壞、撒謊、包庇、內訌罪行日益現形,正在一步步墮向“黑幫化”的深淵。特將美國同盟體系“七宗罪”昭告天下,讓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無處遁形,讓和平和正義的陽光照亮世界。 第一宗罪:暴力 自1776年7月4日獨立以來,美國在其240多年歷史中,沒有參與戰爭的時間不足20年。據不完全統計,自1945年二戰結束至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的248次武裝沖突中,由美發起的為201場,約占81%。其中包括13場海外戰爭,大多有盟國參與。在美國及其盟友的炮火和屠刀下,不計其數的百姓流離失所乃至失去性命,地區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大幅受挫,不少國家至今仍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二戰后美國及其盟友發動的戰爭主要包括: ◆朝鮮戰爭。自1950年6月起,美國糾集十幾個國家組成所謂“聯合國軍”武裝干涉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之間爆發的內戰。這場戰爭導致300多萬平民死亡,約300萬人成為難民。戰爭期間,美軍在朝鮮北部地區和中國東北部分地區秘密實施細菌戰,以飛機布撒大量帶有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等病菌的昆蟲、老鼠、兔子等媒介物,給中朝軍民造成巨大傷害。 ◆越南戰爭。1955至1975年的越南戰爭堪稱二戰后延續時間最長、最殘酷的一場戰爭,造成200萬平民死亡,3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軍在越投放約2000萬加侖的落葉劑(橙劑),導致40萬越南人死亡、200萬越南人罹患癌癥或其他疾病。美軍還在越留下約35萬噸可爆炸的炸彈和地雷,估計仍需300年才能完全清除。 ◆科索沃戰爭。1999年,以美為首的北約軍隊打著“避免人道主義災難”旗號,公然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進行78天持續轟炸,造成8000多無辜平民傷亡,近100萬人流離失所,200多萬人失去生活來源。北約軍隊大量摧毀南基礎設施,甚至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塞爾維亞經濟學家估計,北約對南聯盟進行轟炸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約為296億美元。轟炸造成大量橋梁、公路、鐵路以及25000戶家庭、176處文化古跡、69所學校、19家醫院和20個保健中心受損,150萬兒童無法上學。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還動用了國際公約禁止的集束炸彈和貧鈾彈,導致當地癌癥和白血病發病率激增,嚴重破壞當地乃至全歐生態環境。2000年3月,聯合國駐科索沃維和部隊確認,美軍為摧毀南聯盟的坦克和防御工事,共發射了31000顆貧鈾彈。在科索沃和梅托希亞地區有100多個投擲點,在塞爾維亞南部北約使用了2噸貧鈾,而在科索沃和梅托希亞則有13噸,共計15噸貧鈾。此外,1999年4月17至18日,北約飛機炸毀了潘切沃的一家化工廠,導致該市上空的致癌物質含量達到正常時期的10600倍。截至2019年5月,366個參與北約軍事行動的意大利士兵患癌癥死亡,7500人深受病痛折磨。 ◆阿富汗戰爭。2001年10月,美北約以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為名入侵阿富汗。20年來,美軍事行動造成10多萬阿平民傷亡,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2019年,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表示,自2014年以來已經有4.5萬名阿安全部隊士兵被殺。2019年聯合國報告顯示,有3.2萬阿平民死于這場戰爭,而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稱,抵抗武裝的死亡人數為4.2萬。根據喀布爾大學學者的評估,阿富汗戰爭平均每天造成約6000萬美元經濟損失、約250人傷亡。2020年,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表示,有證據顯示,近百名阿富汗囚犯在審訊過程中遭到折磨、虐待甚至強奸,美軍部隊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可能因在阿富汗虐囚而犯下戰爭罪行。2020年11月,澳大利亞軍方公布該國駐阿富汗部隊調查報告,證實澳軍人涉嫌在阿富汗參與殺害囚犯和平民事件。2021年4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不讓恐怖分子在阿富汗獲得安全庇護的任務“早已結束”,所有美國軍隊將在9月11日之前從該國撤離。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暴恐猖獗、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美國《紐約時報》獲取的一份機密情報評估顯示,在國際部隊撤離后的兩至三年內,阿富汗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落入塔利班的控制之下。事實上,在美撤軍的短短2個月內,塔利班完全控制區域已翻倍,超過阿富汗政府。 ◆伊拉克戰爭。2003年3月,美國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聯合英國等以莫須有罪名侵入伊拉克,導致約20萬至25萬平民死亡,其中美軍直接致死超過1.6萬人。時至今日,伊仍有約2500萬枚地雷和其他爆炸遺留物需清除。根據公開統計,在伊拉克境內爆炸的貧鈾彈累計超過3400噸,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將近8公斤鈾化合物遺存。2008年,聯合國大會就禁止在平民區使用貧鈾彈進行表決,有141個國家支持,美國、英國、法國和以色列投了反對票。此外,美軍、英軍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原則,制造多起虐待戰俘事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公布的一組照片顯示,伊戰結束后,美軍憲兵曾殘酷虐待伊拉克戰俘,如勒令他們全身赤裸進行人體堆疊,或將戰俘蒙上頭后手上連通電線站在箱子上。2019年11月,伊拉克歷史控訴調查組(IHAT)和“諾斯穆爾行動”調查人員透露,相關調查于2017年被英政府叫停,英政府和軍隊掩蓋了士兵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殺害平民的戰爭罪可信證據。 美國和其盟友發動的多次侵略戰爭,給受害國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2021年3月,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發布報告表示,過去20年,美國及其盟國持續不斷轟炸他國,平均每天投下40多枚炸彈和導彈。2001年以來,美國及其盟國在他國共投下32.6萬枚炸彈和導彈,集中在中東等地區,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和也門是受襲最嚴重的國家。 ◆美國不斷向其盟友輸送武器,導致地區戰亂不斷。 2017年后,美國把加大對盟國出售先進武器裝備作為控制和鞏固同盟關系的重要手段,時任總統特朗普頻頻通過與各國領導人的會晤推銷美制武器。此外,美國防務承包商可以直接向外國政府出售軍用無人機,而無需經過美國國防部的審批。2018年美國的武器出口額為1923億美元,較上一年度增加13%。2020年,美國軍售占全球軍售比重超過85%,其中近一半流向中東。2021年3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證實,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國,美國近5年的出口量占全球武器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東國家軍購規模占世界總額的三分之一,其中近七成來自美、英、法,美超過一半的軍售銷往中東。 ◆美國盟友長期參與美海外軍事行動,共謀實施暴力。 澳大利亞是唯一參與美國二戰以來所有主要海外軍事行動的盟友,包括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戰爭等。2020年11月,澳國防軍公布調查報告,證實澳軍士兵涉嫌虐殺39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包括兒童,引發國際社會震動和輿論廣泛批評。近期,澳內政部秘書長佩蘇略針對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緊張局勢揚言稱,自由國家再次聽到“戰鼓敲響”,蓄意煽動對立,渲染戰爭威脅。 美國在中東設有多個軍事基地,超過7萬美軍在該地區長期駐扎,并部署航母戰斗群、隱形戰機、戰略核潛艇等先進軍事裝備,不時派遠程戰略轟炸機巡航,長期派航母在中東海域游弋,耀武揚威,時刻保持對該地區的戰略威懾。美打著反恐旗號,使用武力干涉他國內政,甚至暴力推翻主權國家合法政府。美出動無人機定點清除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近年來伊朗數名核科學家被刺殺,背后都有美以共謀的影子;美縱容以色列對敘利亞、黎巴嫩等國發動空襲,嚴重侵犯有關國家主權;美默許土耳其入侵敘利亞,對土借反恐之名打擊敘境內庫爾德武裝、入侵敘北部地區聽之任之。利比亞戰爭中,美、英、法、加拿大等國以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禁飛決議為由聯合實行武力干涉,實際目的是支持利反對派推翻卡扎菲政權。2001年發動所謂“反恐戰爭”至今,美及其盟友在地區至少造成48萬人死亡,其中大半是無辜平民。 ◆美國槍支暴力問題叢生。 2021年4月3日《紐約時報》報道,自1975年以來已有超過150萬美國人死于與槍支相關的自殺、謀殺與意外,超過美自內戰以來所有戰爭導致死亡人數之和。美“槍支暴力檔案室”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美共有超過4萬人死于槍擊,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全美共發生592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1.6起。2021年6月14日《華盛頓郵報》報道,僅2021年1月至5月,美已有8100多人死于槍擊事件,每天約有54人,這比前6年同期平均死亡人數多出14人。 與此同時,美槍支泛濫,控槍措施停滯不前。美兩黨在槍支管控上分歧嚴重,控槍法案難以在國會通過,1994年以來基本上沒有通過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控槍法案。 ◆美國及其盟國國內警察暴力等事件不止,暴力執法造成大量傷亡。 法國“黃馬甲”運動期間,警察過度使用化學噴霧、催淚瓦斯、橡皮子彈等鎮暴手段。近期英北愛爾蘭等地示威活動中,警察暴力執法也造成多起受傷流血事件,激起民憤。 2021年2月26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屆會議期間,多位聯合國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以及專家發表聯合聲明,呼吁美國政府采取廣泛的改革措施,制止警察暴力行為,并大力解決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特別機制專家對美法律和政策允許執法人員在“合理”情況下使用致命武力表示關切,敦促美解決日益嚴重的警務“軍事化”問題。4月21日,聯合國人權高專巴切萊特就弗洛伊德案表示,對侵犯人權的執法官員有罪不罰現象必須終止;必須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發生更多任意殺戮行為。 |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
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