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一開始,無論軍事層面還是社會層面,共產黨軍隊并無優勢可言,甚至處于被動之中。解放軍最初進入東北地區時,民眾并非竭誠歡迎,因為沒有建立過根據地,這里缺乏群眾基礎,兵民關系稱不上融洽。因為戰斗陷入僵局,解放軍補充的“新兵”士氣并不高漲,尤其是從國民黨部隊改編過來的戰士,有畏戰不前的現象。用這樣的筆觸拉開一場決定國家民族命運大決戰的帷幕,在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多見,卻增強了可信度和真實感。 劇情從共產黨人的信仰傳承入手,電視劇開篇武雄關這個英雄人物的作用,正像困境中的一道光,用信仰的力量照亮身邊的人。無論是一出場就蜷縮在戰壕里的落后戰士房天靜和王福民,還是在軍隊中混飯吃的老兵油子喬三本,他們都在這道信仰之光的照耀下,逐漸實現了成為一個真正解放軍戰士的熱血逆襲。在解放軍中,訴苦運動解決了“為誰當兵”“為什么而戰”的問題。在農村,土改運動解決了群眾基礎的問題,廣大民眾認識到共產黨是為窮人打天下,軍民一片其樂融融。 三大戰役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勝利。《大決戰》在展現統帥人物運籌帷幄、扭轉乾坤的同時,更展現了千千萬萬普羅大眾對歷史的選擇和推動。劇中借由平凡英雄的經歷和成長,刻畫基層戰士的蛻變,塑造了具有真實感的人物群像,描寫了人民軍隊的建設過程。遼沈戰役最為關鍵的錦州一戰,劇情反映了國民黨軍隊派系復雜,不聽調遣,爭功諉過,而共產黨軍隊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長,國民黨部隊也被解放軍戰士大無畏的精神震懾,戰爭走向漸趨明朗,解放戰爭一步步轉入全面反攻的階段。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