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崔元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于7月20日公布。《決定》作出了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決策。為何現階段實施三孩生育政策?背后具備了哪些現實條件,又有哪些綜合考量?在今日國新辦就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回應稱,這次實行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是中央根據新的人口形勢,在科學研究、綜合研判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 于學軍介紹,幾年來,國家衛健委會同相關部門,一直對人口變動的趨勢進行密切監測,對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情況進行評估,對影響生育決策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抓緊開展生育政策調整的研究論證,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見和建議。人口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牽一發而動全身,加之中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人口發展不平衡,所以難免對生育水平變化趨勢的判斷,以及對如何完善生育政策的政策選擇和路徑選擇上,有不同的認識。 “這個期間,適逢十年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人口數量、質量、結構、分布等各個方面的情況,準確反映了當前人口變化的趨勢性特點,提供了一次最全面、最權威的人口數據支持,這也驗證了這幾年來一系列研究的結果和判斷,進一步統一了各方面的思想認識,也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了支撐。因此,‘七普’數據公布不久,中央就作出了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決定。”于學軍解釋。 “根據對2021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監測的情況來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會呈現走低的趨勢。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目的就是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于學軍稱。 關于現階段實行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主要考量,于學軍表示,一方面是為了平緩生育水平下降的趨勢,積極應對生育水平持續走低帶來的風險,推動實現適度的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結構,應對人口老齡化。另一方面,是為了繼續鞏固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可以說,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為了進一步適應人口發展新形勢變化,推動高質量發展。黨中央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著眼現代化建設全局和長遠發展,兼顧多重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與全面兩孩政策的有序銜接,是對生育政策再次完善和優化。 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以后,會不會出現一次顯著的人口提升?于學軍認為,人口再生產的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生育決策的因素很復雜,而且涉及方方面面。短期內希望釋放生育潛能,平緩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從長期看,關鍵取決于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是否能夠很好地銜接,是不是能夠真正落地,這需要各地各部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積極支持,共同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