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影視資源集聚,打造制作、拍攝、首映、展映四大品牌 《中國醫生》、“豬豬俠”等“廣州出品”電影新動向,折射出的是廣州積極促進灣區電影產業融合發展,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打響“制作在廣州”“拍攝在廣州”“首映在廣州”“展映在廣州”四大品牌的決心與信心。 2020年,廣州影視企業突破600家,其中電影院255家,擁有超過20萬張觀眾席。同時,一大批優質電影資源和高精尖項目正在廣州加快集聚,積極發揮“頭雁”效應。今年4月,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宣布落戶廣州,致力于打造大灣區音樂、影視、文化創作等板塊。而之前,博納大灣區總部已于2020年落戶廣州南沙。同年11月,廣州還與華誼兄弟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大灣區華誼兄弟文旅中心”合作項目,推動華誼在廣州空港經濟區設立大灣區總部。 而作為本土的“老字號”1958年成立的珠江電影制片廠,曾拍攝過《七十二家房客》《雅馬哈魚檔》等大灣區的動人故事。如今,“珠影出品”的電影繼續講好嶺南故事——《中國醫生》刻畫的是廣東援鄂醫療人員的感人事跡;已經殺青的《暴風》則聚焦于1931年廣東汕頭的紅色交通站。 電影產業,已經成為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拳頭產品。伴隨著“廣州出品”的人文電影《掬水月在手》《點點星光》在“金雞獎”上獲得佳績;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辦得風生水起……粵港澳大灣區已然成為中國人文電影發展的重要陣地。2020年,廣州正式發起“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將摸索與建立中國新人文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據悉,目前已有多部人文題材影片已經拍攝完畢或正在籌備,如《雨打芭蕉》《何以飛翔》《沉默的極少數》《坪石先生》《鄉見未晚》《點點星光2》等。此外,廣東博納影業傳媒有限公司另外兩部重磅作品《欽差大臣》《克什米爾公主號》、紀錄電影《無音之樂》《畫布上的起跑線》、體現嶺南文化的粵劇電影《睿王與莊妃》《南越宮詞》等多部廣州打造的新片也即將與觀眾見面。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