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薩拉熱窩4月22日電 通訊:每天都是書的嘉年華——探訪薩拉熱窩舊書店“歷史” 新華社記者張修智 “歷史”是坐落于波黑首都薩拉熱窩市老城區主干道上的一家舊書店,也是薩拉熱窩僅存的兩家舊書店之一。它只有10平方米大,但琳瑯滿目的書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書迷前來淘書,讓這家迷你書店在電子閱讀時代活得有滋有味。 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肆虐波黑,持續至今。受此影響,以海外學者、本國書迷與大學生為主要客源的這家小書店生意頓顯清淡。不過,54歲的店主埃爾達爾·凱爾肯處變不驚?!霸谝咔榇罅餍兄?書店就一直在經受考驗。”他說。薩拉熱窩的舊書業曾經繁盛一時,但隨著電子閱讀時代的到來,昔日盛況不再。 “歷史”是凱爾肯從父親手中繼承下來的家族生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他們家開有兩家舊書店。隨著實體書店萎縮,他們關閉了一家。 薩拉熱窩市有對文化事業慷慨扶持的傳統,疫情期間,市政當局降低了書店的租金。這讓這位舊書店業者感到心情舒暢,對未來也更具信心。“書店肯定會幸存下來,正如黑膠唱片在經歷了盒式磁帶、CD和流媒體音樂的到來之后仍然能幸存下來一樣。”凱爾肯自信地說。 在他看來,一本印刷的書有一種難以描述的品質,書有自己的氣味、聲音與質感,就像黑膠唱片悠悠轉動的聲音散發的那種暖意無可替代一樣,書也無法被取代。 “歷史”主打各類文學書籍,尤其是經典文學作品。凱爾肯本人也是書迷,坐擁書城是他最大的人生樂趣。在他看來,書籍是人類智慧的載體。“日光下無新鮮事。我們今天經歷的一切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它們都被記載在書中。如果我們認真讀書,許多悲劇就不會再發生?!彼f。 和其他許多生意一樣,舊書交易業務如今大多也轉移到了網上。但凱爾肯不為所動,他更享受與讀者面對面的互動:“面對面的交流令人愉悅。我在書店里從來沒聽到過難聽的話。這可能與這樣一個事實有關:書迷一般都是性格溫和、思想開明的人。” “歷史”是凱爾肯與妻子的夫妻店。在二人眼中,書店也是書的家園。通常,有人去世后,或者有人要離開這個國家,他們的書就會被送到書店,或者邀請凱爾肯過去挑選。許多書布滿了灰塵、發黃,污跡斑斑?!拔一ê脦滋斓臅r間清洗它們,盡可能把它們修好,讓它們恢復干凈、體面。我給這些書一個新的家和新的生活。”說到這里,他神情愉悅。 談到世界讀書日(4月23日),凱爾肯表示,自己沒什么特殊的感覺。因為在他書海生涯的每一天,都是書的嘉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