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瑜互見的情節安排 劇集本身仍舊是非常純正的美劇配方:正義與邪惡,種族主義,對權力階層、司法體系的詬病和諷喻……但也正是因為諳熟技巧,編劇在進入中后段后對材料的選擇和組織顯得有些貪心,尤其是劇中法庭上的“文戲”部分,邏輯和力度都有所塌陷。 在邁克爾環環緊扣的計劃里,永遠都有一個恒定的變數——不穩定的亞當,也永遠都有一群為邁克爾保駕護航、化險為夷的仗義朋友。在幾個大的核心事件之后,亞當的一味壞事和邁克爾始終都能否極泰來的反復循環,讓人頓感疲勞。另一推動劇中主要情節發展的黑幫老大吉米,理應是一個狠角色,但是在邁克爾的斡旋下,數次“上當”,在很多情節中竟然透出滑稽味道,實屬不該。在吉米及其陣營的人物構架上,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呂克·貝松執導的《黑幫家族》,但劇中對吉米及其家人的刻畫在特有的黑幫幽默風格方面,功力明顯略遜一籌。 劇集結尾,亞當作為吉米女兒的男友,出現在吉米為慶祝大兒子卡洛出獄歸來而設的家庭聚會上,卻被一心前來為哥哥科菲(他因為替亞當背鍋而慘死于獄中)報仇的“小家伙”開槍誤中;而“小家伙”原本的目標,是在獄中殺死哥哥科菲的卡洛;邁克爾奔向脖頸中彈的亞當……一場精心設計近乎完美、逃避司法制裁的努力最終成為徒勞。 這個充滿荒誕和偶然性的結局,以極其輕蔑的態度諷喻了美國司法系統的脆弱,揭示因果不空的必然。亞當倒在血泊里,正如那天被他撞倒的少年……劇中再次響起了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那段經典二重唱“微風輕拂”。這段旋律同樣曾出現在第一集結尾,邁克爾處理完兒子所有的逃逸證據,二人一起觀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該片的男主人公安迪為獄友們播放莫扎特的唱片時,響起的是同樣的旋律。不同于《肖》劇中的安迪雖然身陷囹圄,仍能感受心靈自由的愉悅,《法》劇此處用這樣一段寂靜美好的詠唱,表達了對虛無自由的嘲諷。這樣靜謐的時刻,在父子二人的世界中一去無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