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郭德綱贊許的喜劇風格,看重的是包袱效果,是演員對表演節奏的把控。其實這也是開心麻花的特點之一,這個團隊的節目中時常會看到刻意去掉鋪墊、變臉式的表演,尤其在《忘不了》這樣大家都能猜到結局的舞臺故事里,甚至會為了包袱效果而淡化人物的行為邏輯,來實現既在意料之中又多少有點出乎意料的反轉。因為節奏快、效果足,這種“硬包袱”直給的方式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 在另一期節目中,陳佩斯對來自開心麻花的劉思維、許慧強也提出了類似的意見。劉思維、許慧強表演的作品《五指山》融入了音樂劇形式,并效仿《大話西游》的無厘頭效果,在戲劇風格上有些天馬行空。點評節目時,陳佩斯直指二人沒有從唐僧、孫悟空的角色性格出發去設計人物和動作,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組合一個一個包袱上了,比如唐僧給孫悟空遞大餅的包袱,和故事情節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樣的包袱會影響演員對人物真實的感受,阻礙人物關系的交流,無法讓故事好看起來。 文藝創作總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時代變化,《金牌喜劇班》舞臺上發生的這一幕幕,可以說是喜劇舞臺“學院戲劇風”和“草根實用風”的一次碰撞,也可以說是喜劇潮流新與舊的一次交匯。其實不止喜劇舞臺,碎片化制作的現象已經在越來越多的文藝創作領域引發探討。 客觀說,不同表演風格永遠會有各自的受眾與市場,孰優孰劣很難一概而論。而在《金牌喜劇班》的導師席上,三位導師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流派,他們在節目中能通過交流與切磋,看到彼此的長與短,才是這檔喜劇傳承綜藝節目的價值所在。 有意思的是,上文中提到的開心麻花的劉思維、許慧強最終還是被惜才的陳佩斯一頓批評之后,收進了他自己的喜劇學習班,在這位金牌喜劇導師的傾囊相授下,一眾喜劇人之間還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才是更令人期待的。(邱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