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臺詞對農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想到,農民們每天領到臺詞后,不僅能背下來,還能對臺詞做合理改變,融入了當地的語言特色。“抿圪斗”“拉拉話”“不歪”“牛哄哄”“瞎胡球鬧”等真實生活中“流”出來的語言,讓影片接上地氣,還冒著熱氣。 不少當地農民主動要求入戲。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拄著拐杖來找郭嘯,“村里其他人都扮上了,給我也加個角色吧。” 從村干部腐敗、懶漢混吃混喝、兄弟反目、孩子交不起學費;到扶貧干部進村,與農民傾心交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確立精準扶貧政策。而后,村干部積極配合工作隊做好脫貧致富工作,光棍李二狗入了村里新成立的農民經濟合作社、光棍狗蛋成了鄉村快遞員,上不起大學的孩子工作隊給聯系了愛心企業,村莊各種亂象得到了改善,鄉風民風村容村貌向好……走上脫貧致富大道的梨花村,正是千千萬萬個脫貧村的真實寫照。 “精準扶貧讓俺們村告別了窮日子,過上了好日子,還讓俺們當了回電影演員。”劇中扮演老支書的嶺頭村73歲村民張來旺深情地說,俺們感覺日子越過越好,往后更有奔頭。 2018年10月,《一個不落》在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首映;2019年,影片被推選為2019年度國家電影精品工程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20年10月17日第7個國家扶貧日前夕,《一個不落》登上大銀幕。 電影上映以來,郭嘯接到了許多農民朋友來電。他們感謝劇組拍了一部讓農民感到親切并為之感動的電影。郭嘯說:“這是一部由人民參與創作,為人民抒懷的電影,是我應該感謝你們,人民的喝彩才是藝術存在的根本價值。” 隨著貴州省日前宣布剩余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與其說這部電影的拍攝是一場實驗,不如說是我們抓住了變革時代賦予的機遇。”郭嘯說, 這是主旋律電影創作的最好時代,電影人應當忠于時代,以光影講述更多觀照現實、映照民心、推動進步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