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建黨100周年,群英薈萃的脫貧攻堅劇,正午陽光又一主旋律之作《山海情》1月12日重磅上線。
《山海情》圍繞扶貧主題,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的移民們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不斷克服困難,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將飛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體現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家鄉的熱愛、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念。
為助力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群眾增產增收,2019年7月,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寧干部涇源縣工作組將廈門聚泉祥包袋制品有限公司從廈門整體遷移至涇源縣,建成寧夏泉祥戶外紡織用品有限公司。
作為閩寧合作的教育探索實踐基地,福建飛毛腿技師學院總校位于福州市馬尾區,是一所培養和提供實用性技術人才及基層后備干部的學校,目前在校學生有3000多人。
24年來,漳州援寧干部持續對口幫扶。如今,通過“消費扶貧”,大西北農產品更是跨越山海,乘著閩寧協作的“專列號”啟程東送,成為東南百姓餐桌上的熟面孔,推進了產業扶貧政策持續落地見成效。
?跨越2000多公里的接續奮斗,閩寧協作成就輝煌。六盤山上,一條條公路、一片片農田、一座座公用設施,都傾注著福建掛職干部、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專家院士、西部計劃志愿者們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