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日起限制本國企業向韓方出口3種可以用于制造智能手機和集成電路芯片的半導體產業原材料。
日本政府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導致雙邊貿易摩擦持續發酵。
韓國發起拒買日貨運動1個多月,多個日本著名品牌在韓國國內的銷售額減至一半以下。其中,優衣庫的銷售額減少了70%以上。有專家分析,韓國拒買日貨運動還將長時間持續。
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光復節”發表演講,未提及日本強征勞工等“敏感歷史議題”。對此,日本政府將維持加強對韓出口管制措施,堅持日方有關歷史的原則性立場,關注韓方是否展現出朝著關系改善、作出讓步的姿態。
繼兩天前決定把日本清出“受信任貿易伙伴”名單、即貿易“白色清單”后,韓國政府14日正式啟動相關程序,包括征求公眾意見和著手法律審查。
日本和韓國消息人士14日披露,兩國外交部門副部長級官員準備本周晚些時候在第三國會晤,為緩和雙邊關系尋找突破口。只是,韓國媒體報道,這一消息當天見諸報端后,雙方決定取消會晤。
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趙世映與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原計劃15日后在第三國進行非公開接觸,但在媒體報道兩位次官將舉行會談的消息后,雙方取消了會談計劃。
日韓關系消息人士14日透露,圍繞原被征勞工訴訟問題,兩國政府正在就最快本周內在美國關島舉行副外長磋商展開協調。此次會議的日程擬以16、17日為中心。
韓國政府12日決定將日本移出“白名單”,取消對日出口戰略物資時的優待措施。14日起,韓國就將日本移出“白名單”的《戰略貨品進出口告示》修訂案,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9月2日。
韓國政府8月12日決定把日本移出貿易“白色清單”,盡管韓方聲稱這一舉措是改善出口管制體系的例行做法,但此舉普遍被認為是針對日本將韓國移出貿易“白色清單”而采取的報復措施。
韓日貿易摩擦仍在持續發酵,韓國政府12日決定把日本移出貿易“白色清單”。專家認為,韓國此舉一方面是對日本“以牙還牙”的反擊,另一方面也是著眼于韓日貿易摩擦的長期化跡象,為雙方日后磋商增加談判籌碼。
韓國政府12日發布戰略性產品進出口公告修訂案,決定把日本移出韓國的貿易“白色清單”。這是韓方對此前被日方移出貿易“白色清單”后采取的反制措施,以“拉黑”作為警告。
當地時間13日,韓國政府通過了《保護及防止產業技術泄露法》修訂案,以強化韓國核心技術等產業技術管理。今后,外國企業在韓國收購或并購擁有國家核心技術的企業時,需獲韓國政府批準或提前進行申報。
韓國政府表示,擬把日本從在出口管理上設置了優惠待遇的國家名單中剔除。這是事實上的對抗措施,但據分析,與依賴從日本進口原材料的韓國制造業相比,對韓國依存度較低的日本所受影響有限。報道稱,該措施是文在寅政府面向國內輿論對策的用意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