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大廳內,各國記者在等待采訪與斯諾登見面的人權組織代表和律師。記者林雪丹攝
在滯留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20天后,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棱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7月12日與人權組織代表會面,但斯諾登將何去何從還不明。
向俄申請臨時避難
當地時間12日下午5時,斯諾登與駐莫斯科的人權組織和俄知名律師等在機場會面。之后,與會代表舉行了簡短的發布會。代表之一、人權觀察組織俄羅斯代表處負責人洛克申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斯諾登精神狀態很好,身體也很健康,在中轉區的生活一切正常,只是他希望能有更多的自由活動空間。洛克申娜介紹,斯諾登主要談及4個方面內容:控訴美國監視行為是對法律的嚴重侵犯,美國試圖用“追捕”來警告其他可能的泄密者;感謝愿向他提供政治庇護的拉美國家,希望能最終到達這些國家;歐洲和北美一些國家試圖阻撓其離開俄羅斯,因此他只能就地申請臨時避難;愿意遵循此前普京的要求,不再曝光“抹黑”美國的信息。
與會律師阿納多里·古切連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斯諾登的庇護申請符合俄羅斯法律。他們將為其提供有關俄羅斯法律的信息,俄政府有望在兩三周內決定是否為其提供政治難民身份。如果申請成功,斯諾登可在5年后獲得俄羅斯國籍。
俄官方表態依然曖昧
雖然據報道斯諾登已正式提出避難申請,但俄官方態度依然曖昧。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12日對本報記者表示,俄方在斯諾登問題上的立場與西方國家“保持一致”。俄外長拉夫羅夫13日指出,外交部尚未與斯諾登就避難一事進行接觸,按照程序應該先由聯邦移民署負責。而俄聯邦移民局發言人科爾尼洛娃13日告訴俄媒體,該局尚未收到來自斯諾登的任何文件。
關于斯諾登的申請,俄羅斯目前出現了兩種聲音。俄政治信息中心主任穆欣認為,俄向斯諾登提供政治避難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俄可借此展示自己在保護人權方面的“博大胸襟”。古切連那12日也表示,美國政客的表態將不會影響俄羅斯的判斷與決策,唯一的“影響因素”只有法律。
俄羅斯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弗拉基米爾·盧金則認為,向斯諾登提供政治庇護不僅要從人權角度出發,也要考慮國家利益。由于其中涉及大國利益糾葛,最終還是要結合國家安全、經貿和其他利益來通盤考慮。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教研室副教授特洛伊茨基則表示,俄羅斯因斯諾登申請政治避難而陷于“政治漩渦中心”,因此近期將不會予以答復。
美批評俄“提供宣傳平臺”
美國媒體分析則認為,由于二十國集團峰會即將于9月在圣彼得堡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屆時也將對俄羅斯進行訪問,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會希望斯諾登事件對美俄關系造成影響,因此會盡快處理這個問題。
7月12日晚,奧巴馬與普京通電話。這是自斯諾登抵達莫斯科后兩人的首次通話。白宮沒有詳述兩人通話內容,只是說兩人討論了斯諾登的情況以及反恐等議題。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尼12日表示,美方在斯諾登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已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國家提出將其交還美國。他批評俄羅斯向斯諾登“提供宣傳平臺”。同時,卡尼再次強調,美方不希望斯諾登事件損害美俄關系。
據悉,洛克申娜12日在前去會見斯諾登的路上接到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人員電話。電話說,“斯諾登已犯法,并將因此受到追究”。美國國務院一位官員事后承認美駐俄使館人員打了電話。
拉美多國支持庇護斯諾登
12日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舉行的第四十五屆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發表聲明,批評“幾個歐洲國家”在事先已經發出過境授權的情況下又臨時拒絕玻利維亞總統專機過境的做法,并表示“堅決反對在我們的國家截取通訊和實施間諜活動”。聲明專門強調了“國家提供避難的權利”,并且表示“拒絕任何一國或第三方對提供避難國家的主權行為進行施壓、干涉”。
12日,委內瑞拉法學家埃斯卡拉對當地媒體談話,再次強調委內瑞拉政府為斯諾登提供庇護的合法性。他說,“委內瑞拉不是從本國利益考慮,而是根據《世界人權宣言》和委內瑞拉憲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為斯諾登提供人道主義庇護”。(記者陳效衛、謝亞宏、林雪丹、溫憲、吳志華、范劍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