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翔集繪就齊魯生態新卷
www.fjsen.com
2025-11-28 15:08:5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11月28日電(記者馮媛媛)初冬時節,一場跨越千里的鳥類遷徙如期來到山東。在廣袤的黃河三角洲里、漫長的海岸線上、星羅棋布的湖泊濕地中,成千上萬的候鳥如約而來,翩躚起舞。
眼下,在位于黃河入海口東營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眾多候鳥棲息越冬,生機盎然。東方白鸛、丹頂鶴、天鵝等多種鳥類在這里游弋覓食,美不勝收。
作為國際候鳥遷飛保護的關鍵區域,這里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近年來,當地積極推進綜合生態治理,濕地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新增淡水濕地7.4萬畝,鳥類數量已由建區初期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4種,每年有600多萬只鳥類在這里繁衍棲息。
“這里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6種。有38種水鳥種群數量超過了全球總量的1%。”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中心副主任趙亞杰說。
不僅是黃河三角洲。在山東威海、泰安等多地,類似的場景同時上演。
在威海榮成天鵝湖畔,大天鵝如雪白的精靈,與碧海藍天構成和諧畫卷。作為鳥類南遷北移的重要中轉站,榮成是亞洲最大的大天鵝越冬棲息地之一,每年有成千上萬只大天鵝從西伯利亞等地來此越冬。成群結隊的大天鵝在湖面上游弋,場面蔚為壯觀。
作為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南水北調重要樞紐,東平湖迎來了大批前來越冬的候鳥。豆雁、灰雁等候鳥成群結隊在水面游弋,黑水雞等在殘荷間穿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等珍稀水禽也頻頻現身,每年在此棲息越冬的候鳥達30余萬只。
生態好不好,鳥兒會用“翅膀投票”。近年來,山東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鳥類品種明顯增多,很多候鳥變“留鳥”,在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