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在甘肅省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拍攝的破城子遺址全景(無人機照片)。
近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瓜州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正式完工,目前進入資料整理與驗收準備階段。
破城子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古城遺址。因長期受風沙、雨水侵蝕,遺址墻體出現坍塌、裂隙、掏蝕等病害。2019年至2020年,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一期)實施,完成了東墻、北墻、北墻甕城、東北角墩等7個單體的保護修繕工作。
2022年,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方案再獲國家文物局批復,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于2024年3月中標后迅速組織施工。工程采用夯筑支頂、裂隙注漿、沖溝整治及玻璃纖維錨桿錨固、排水處理等措施,對西墻、南墻及西墻馬面、西北角墩與西南角墩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多年系統整治,破城子遺址本體的病害已基本消除,結構穩定性與整體風貌得到有效提升。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8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觀察西墻墻基排水處理效果。
近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瓜州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正式完工,目前進入資料整理與驗收準備階段。
破城子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古城遺址。因長期受風沙、雨水侵蝕,遺址墻體出現坍塌、裂隙、掏蝕等病害。2019年至2020年,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一期)實施,完成了東墻、北墻、北墻甕城、東北角墩等7個單體的保護修繕工作。
2022年,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方案再獲國家文物局批復,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于2024年3月中標后迅速組織施工。工程采用夯筑支頂、裂隙注漿、沖溝整治及玻璃纖維錨桿錨固、排水處理等措施,對西墻、南墻及西墻馬面、西北角墩與西南角墩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多年系統整治,破城子遺址本體的病害已基本消除,結構穩定性與整體風貌得到有效提升。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8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利用刷子對夯筑面進行修整,使其更好地與遺址墻體保持一致。
近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瓜州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正式完工,目前進入資料整理與驗收準備階段。
破城子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古城遺址。因長期受風沙、雨水侵蝕,遺址墻體出現坍塌、裂隙、掏蝕等病害。2019年至2020年,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一期)實施,完成了東墻、北墻、北墻甕城、東北角墩等7個單體的保護修繕工作。
2022年,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方案再獲國家文物局批復,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于2024年3月中標后迅速組織施工。工程采用夯筑支頂、裂隙注漿、沖溝整治及玻璃纖維錨桿錨固、排水處理等措施,對西墻、南墻及西墻馬面、西北角墩與西南角墩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多年系統整治,破城子遺址本體的病害已基本消除,結構穩定性與整體風貌得到有效提升。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1月18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觀察西墻馬面的夯筑支頂加固效果(無人機照片)。
近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瓜州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正式完工,目前進入資料整理與驗收準備階段。
破城子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古城遺址。因長期受風沙、雨水侵蝕,遺址墻體出現坍塌、裂隙、掏蝕等病害。2019年至2020年,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一期)實施,完成了東墻、北墻、北墻甕城、東北角墩等7個單體的保護修繕工作。
2022年,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方案再獲國家文物局批復,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于2024年3月中標后迅速組織施工。工程采用夯筑支頂、裂隙注漿、沖溝整治及玻璃纖維錨桿錨固、排水處理等措施,對西墻、南墻及西墻馬面、西北角墩與西南角墩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多年系統整治,破城子遺址本體的病害已基本消除,結構穩定性與整體風貌得到有效提升。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11月18日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拍攝的破城子遺址(無人機照片)。
近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瓜州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正式完工,目前進入資料整理與驗收準備階段。
破城子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古城遺址。因長期受風沙、雨水侵蝕,遺址墻體出現坍塌、裂隙、掏蝕等病害。2019年至2020年,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一期)實施,完成了東墻、北墻、北墻甕城、東北角墩等7個單體的保護修繕工作。
2022年,破城子遺址保護維修工程(二期)方案再獲國家文物局批復,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于2024年3月中標后迅速組織施工。工程采用夯筑支頂、裂隙注漿、沖溝整治及玻璃纖維錨桿錨固、排水處理等措施,對西墻、南墻及西墻馬面、西北角墩與西南角墩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多年系統整治,破城子遺址本體的病害已基本消除,結構穩定性與整體風貌得到有效提升。
新華社記者 張智敏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