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北極圈內最大城市——俄羅斯摩爾曼斯克
這是10月24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市拍攝的街景。圖中建筑上裝飾有摩爾曼斯克市市徽、“英雄城市”等標志性圖案。
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紐約秋日節吸引游人
10月25日,在美國紐約總督島,人們在秋日節上拍照留影。
當日,紐約秋日節在美國紐約總督島舉行。
新華社記者 張鳳國 攝

英倫秋日
10月27日,人們在英國倫敦攝政公園內散步。
英國倫敦近日秋意漸濃。
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共同生活 共同未來”攝影展在日內瓦萬國宮開幕
10月24日,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人們參觀“共同生活 共同未來”攝影展。
當日是聯合國日。為紀念聯合國成立80周年,“共同生活,共同未來”主題攝影展24日在日內瓦萬國宮開幕。展覽通過27個感人的故事,展現聯合國如何切實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從促進和平與安全到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慶祝聯合國成立80周年全球圖片展在紐約開幕
10月20日,在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前)參觀“共棲生命,共享未來”慶祝聯合國成立80周年全球圖片展。
“共棲生命,共享未來”慶祝聯合國成立80周年全球圖片展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拉開帷幕,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方式講述聯合國如何深刻影響全球各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張鳳國 攝

盧浮宮遭搶3天后重新開放
10月22日,在法國巴黎,大量游客聚集在盧浮宮博物館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前。
在法國盧浮宮搶劫案事發3天后,這座博物館22日恢復開放。
新華社記者 張百慧 攝

中美經貿磋商在馬來西亞開始舉行
這是10月24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拍攝的中美經貿磋商舉辦地默迪卡118大樓(無人機照片)。
當地時間10月25日上午,中美兩國經貿團隊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始舉行中美經貿磋商。
新華社記者 程一恒 攝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經整整三周
這是10月21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
10月21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經整整三周。
新華社記者 李睿 攝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各界人士向“阿廖沙”雕像獻花
10月23日,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州長安德烈·奇比斯(前右)向“阿廖沙”雕像獻花。
當日,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向“阿廖沙”雕像獻花,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以及蘇聯軍隊在北極地區對德作戰勝利81周年。“阿廖沙”雕像位于俄羅斯西北角的摩爾曼斯克州,于1974年10月落成,是為紀念二戰時期北極守衛者所建。
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歐盟峰會未就俄被凍結資產使用計劃達成一致
10月2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出席歐盟峰會。
歐盟領導人會議2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圍繞是否動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向烏克蘭提供貸款,歐盟成員國發生激烈爭論,未能達成一致。
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組建新內閣
10月2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前排中)在東京的首相官邸率閣僚合影。
日本新任首相、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晚組建新內閣,標志著由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組成的執政聯盟正式啟動。新內閣包括高市本人在內共19名成員,其中10人首次入閣,女性成員共有3人。
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
10月21日,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中)在臨時國會眾議院首相指名選舉中勝出后起身致謝。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在臨時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首相指名選舉中均勝出,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她是日本首位女首相。
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奧地利舉行國慶日活動
10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儀仗兵在國慶日活動上表演。
10月26日是奧地利國慶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新兵入伍典禮和相關活動。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科特迪瓦舉行總統選舉
這是10月25日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一投票站里拍攝的候選人信息。
科特迪瓦總統選舉25日正式拉開帷幕,現任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將與其他4名候選人展開角逐。
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在滬舉行
10月26日,與會嘉賓在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全體大會現場交流。
10月26日,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在上海世界會客廳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創新發展,共建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中亞地區國際中文教學技能交流大賽在塔吉克斯坦舉行
10月24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塔吉克斯坦冶金學院孔子學院教師帕爾維娜·烏瑪托娃在比賽中進行教學展示。
當日,第二屆中亞地區國際中文教學技能交流大賽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來自中亞地區4個國家的11名本土中文教師同臺競技,展示中文教學技能和中文教育創新成果。
新華社記者姜賀軒攝

鏡頭連中外丨從中國車間到亞太客廳 掃地機器人出海“圈粉”記
10月13日,韓國消費者閔普炫在首爾的家中使用掃地機器人。
在韓國首爾近郊一家大型購物中心內,一家中國企業的掃地機器人專柜前人頭攢動,帶有機械臂功能的石頭科技品牌掃地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只見機器人沿地面緩緩前行,將一只襪子精準夾起旋轉后移至旁邊的雜物桶中。襪子“投籃”入桶的瞬間,圍觀的消費者發出一陣驚嘆。
據美國IDC研究公司數據,在韓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石頭科技以超過50%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在高端細分市場的占有率超過七成。
不僅在韓國,石頭科技品牌掃地機器人也在亞太其他地區迅速拓展。在日本市場,2025年其占有率較前一年實現翻倍,日本亞馬遜網站10月促銷期間,多款產品躋身掃地機器人熱門榜單。在澳大利亞市場,也有多款產品進入掃地機器人熱銷榜前十。
在距離韓國2000多公里之外的中國廣東省惠州市,石頭科技的智能制造工廠高效運轉,一臺臺掃地機器人經由物流系統發往世界各地。從中國車間到亞太客廳,從“掃一屋”到“掃天下”,中國品牌的掃地機器人,正憑借創新的產品力與過硬的制造實力,成為越來越多海外家庭的生活伙伴。
新華社記者 姚琪琳 攝

波蘭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慶祝建院10周年
10月26日,在波蘭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演員在慶祝活動上表演舞龍。
波蘭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26日舉行建院10周年慶祝活動,中波政界、學界人士以及孔院師生、當地民眾等400余人出席活動。
新華社記者 夏原一 攝

2025年“遇見中國”文化節在瑞士伯爾尼舉行
10月25日,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表演者在“遇見中國”文化節上展示中國武術。
為慶祝中國與瑞士建交75周年,“遇見中國”文化節25日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老城舉行。當天下午,文化節現場上演中國武術、中國傳統舞蹈、川劇變臉、中國民族樂器演奏,以及瑞士傳統阿爾卑斯山號演奏等節目。現場還設有香囊及漆扇制作、中國書法、民族服飾展示等近20種文化體驗項目,吸引了眾多當地民眾參與。
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