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16日拍攝的肥城市河興農業專業合作社葡萄草莓種植基地(無人機照片)。2024年,這個合作社分紅50萬元,實現群眾集體雙增收。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9月16日,村民在肥城市老城街道河口村的肥城市河興農業專業合作社葡萄草莓種植基地收獲葡萄。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9月16日,村民在肥城市老城街道河口村的肥城市河興農業專業合作社葡萄草莓種植基地培育草莓秧苗。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9月16日,村民在肥城市老城街道張家花峪村打理觀賞葫蘆。2022年,這個村創辦肥城市七姑娘頂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栽植葫蘆3000余株,發展葫蘆種植特色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9月16日,村民在肥城市老城街道張家花峪村打理觀賞葫蘆。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9月16日,村民在肥城市老城街道張家花峪村打理觀賞葫蘆。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9月16日,村民在肥城市老城街道張家花峪村加工觀賞葫蘆。
近年來,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通過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激發產業活力,培育村級特色產業30多個,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