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為進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生涯全過程,并轉化為廣大教師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平臺共同開展策劃,推出“教育家精神萬里行”訪談欄目,邀請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深入研討、分享感悟,共同書寫好新時代的“強師答卷”。
近日,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戴建君在接受專訪時,介紹了學校在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弘揚教育家精神等方面的創新實踐。他表示,中國藥科大學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持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融入“為國家培養高級生物醫藥專門人才、創新生物醫藥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的時代使命,持續深化教師管理評價改革,不斷強化有組織科研,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敢為人先、兼濟天下的藥學“強國之師”,努力為教育強國建設筑牢生物醫藥人才之基。
問題: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高校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學校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戴建君:新時代新征程,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內涵、價值意蘊和培養路徑,深刻領悟弘揚教育家精神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時代要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教育的戰略需求,是滿足人民接受美好教育愿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貫穿于教育家精神的具體內容,中國藥科大學深刻學習領會教育家精神內涵,立足“兩個大局”、聚力“三個維度”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一是打造政治過硬、信念堅定的信仰之師。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賦予了教師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的民族氣度。學校通過開展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國鈞、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司勛等為代表的中國藥大人先進事跡宣講,通過“榜樣之光”系列宣傳活動,激勵新時代藥大人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精業濟群”校訓精神,將家國情懷與教師職業融為一體,激勵廣大教師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勇挑大梁。二是鍛造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德行之師。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點明了教師要成為“大先生”應有的言行準則。學校始終堅持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于教師發展全過程,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的大教師工作格局,積極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持續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引領廣大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先后入圍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獲評“教育部課程思政名師”4人。三是鑄造求是創新、以文化人的弘道之師。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教師潛心治學、悉心育人、開拓創新、求是致遠的精神風貌。學校全面加強優良學風建設,關心關愛學生,建立“學生需求+教師輔導+朋輩幫扶+學院支持”四位一體幫扶機制;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組建8個技術創新中心,部署16個新藥研發賽道,著力破解重大“卡脖子”難題,加速推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做好藥、做新藥、做中國人自己的藥,已成為藥大人“興藥為民”的崇高追求。
學校通過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培養出一支堪當大任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他們緊扣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偉大實踐,正在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藥大新篇章,書寫“教育強國,藥大何為”的時代答卷。
問題: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師管理評價改革是重要環節,學校有哪些經驗舉措,以更好激發教師隊伍創新能力和活力?
戴建君:教師是教育強國的第一人力資源。學校始終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深入推進教師管理評價改革,先后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等,充分發揮學校黨委政治引領作用。通過開展攻堅克難專項行動和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凝聚全員共識。聚焦人才發展核心,統籌推進職稱晉升、人才培養、考核激勵等改革舉措,不斷激發教師隊伍創新能力和活力。建立職稱分類評價體系,將師德師風、教學成效、科研成果、社會服務等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針對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崗位類型制定14個職稱評審標準,暢通教師多元發展賽道。推行代表作評價和同行評價制度,注重考察人才學術能力、業績貢獻和發展潛力。構建藥學人才培養梯隊。實施“興藥博士后”“興藥青創學者”“興藥學者”和“興藥領軍學者”計劃,形成“青年后備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學術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行業大師和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根據青年人才發展不同方向、成長不同需要,給予個性化支持。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校地共建研究院,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開展有組織科研,在重大科研任務攻關中發現和造就行業大師和戰略科學家。近年來,學校新增國家級人才65人次,人才總量實現翻番。創新教師考核激勵機制,不斷完善以實績為導向的薪酬分配體系,設置“標志性成果獎”,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大力推進“人才特區”建設,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攻關行業關鍵技術、實現“從0到1”重大突破等開辟開通職稱晉升、長周期考核以及免考核等柔性考核機制,鼓勵人才“十年磨一劍”。
問題: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教育要進一步發揮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這其中,教師隊伍應如何發揮關鍵作用?
戴建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和人才自主培養良性互動,廣大教師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做學生理想信念的領航者、品德修養的垂范者、新藥求精的引導者和守護人類健康的筑夢者。
做學生理想信念的領航者,就要通過浸潤式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技報國的遠大志向,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做品德修養的垂范者,就要堅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為人為學、科研誠信與學術規范的標桿。做新藥求精的引導者,就要勇于探索、銳意進取,積極投身有組織科研建設,同時注重在有組織科研過程中,挖掘學生潛能,制定“定制化培養方案”,提升學生參與科研攻關的專業志趣和實踐能力,在推動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同時培養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做守護人類健康的筑夢者,就要主動了解國際生物醫藥發展趨勢,錨定生物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動力,以前瞻性視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創新意識,在守護人類健康的征程中彰顯中國藥大的時代擔當。
總之,中國藥科大學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著力培育藥學“強國之師”,為服務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持續貢獻中國藥大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