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的賽場
從不缺熱血競技
更藏著無數意外走紅的瞬間
有人憑氣質“出圈”
有人用活力點燃賽場
有項目因接地氣走紅
更有運動在全球交流中煥發新生
那些在聚光燈下或賽場邊緣的人和事
因熱愛而閃光
因真誠而動人
讓世運會成為一場
全民關注的體育狂歡
“優雅標桿”:
從賽場到全網的氣質共鳴
↓↓↓
城北體育館體育舞蹈比賽的舞池邊
1米91的拉脫維亞裁判
謝爾蓋·辛金斯未曾想過
55歲的自己會因挺拔的站姿
和從容的神態
精準擊中中國網友的“審美點”
成為社交平臺的“頂流”
“優雅”成了評論區的高頻詞
“把舞蹈融入生活,
好姿態就會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中國之旅讓他記住了觀眾的熱情
而中國觀眾則記住了這位
將職業素養化為獨特氣質的
“九頭身”裁判
“活力顯眼包”:
用舞步點燃開幕式入場之路
↓↓↓
開幕式入場環節
中國體育舞蹈隊不“好好走路”
卻跳出了意外驚喜
變奏《茉莉花》響起
中國代表團歡呼入場
行進間運動員們突然變換隊形
踩著節拍跳起《恰恰恰》
瞬間點燃全場
網友直呼
“這屆運動員太會整活兒了”
“我們想做個特別的亮相,
用專業給全國人民帶來
一點小小的震撼,
于是臨時排了段《恰恰恰》,
沒想到真‘出圈’了。”
拉丁舞男選手邵會男說
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主席鄭志華點贊:
“中國選手們的自信活潑,
展現了項目魅力。”
高顏值旗手:
又帥又會打!
↓↓↓
阿魯巴代表團的旗手羅布·蒂默曼斯
在開幕式舉旗入場的瞬間“帥出了圈”
這位29歲的空手道選手
是阿魯巴唯一的參賽運動員
盡管小組賽不敵烏克蘭選手
卻讓自己的家鄉“阿魯巴”——
加勒比海地區一個約十萬人口的小島
被更多人看見
賽場外
他打卡火鍋巴士、錦江夜游、茶館采耳
短短幾天讓他流連忘返
他說開幕式舉旗入場是他在成都
收獲的人生高光時刻
走紅后他下載了中國社交軟件
收到大量網友的鼓勵祝福
雨中或田間:
原來運動就在身邊
↓↓↓
世運會的走紅不止于“人”
更在于體育與生活的貼近
在龍泉山腹地的定向越野賽場
“莊稼地里一下子來了好多的老外”
老鄉搬個板凳坐在田埂邊觀賽
村民屋前院壩搭起頒獎臺
網友說:“世運會開到了家門口。”
8月10日的東安湖體育公園拔河賽場
大雨讓草地積水、繩索濕滑
卻擋不住選手們雨中鏖戰
場面因如注的暴雨
和四濺的泥漿而壯烈
國際拔河聯合會高級副主席皮特·戴爾說
在這種天氣條件下比賽
運動員們應對得非常好
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和不屈的體育精神
從“無金之惑”到“全民關注”:
傳統與新興項目的破圈之路
↓↓↓
在2025年的成都
龍舟首次成為世運會正賽項目
印尼、烏克蘭、泰國瓜分6枚金牌
作為賽會東道主、龍舟發源地
中國隊“一金不昧”
僅獲兩枚銀牌
不應該感到“意外”嗎
不
這恰恰證明了這項千年運動的全球熱度
目前全球有數千萬龍舟愛好者
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龍舟賽事
美國、巴西的端午節龍舟賽熱鬧非凡
正如業內人士所說:
“無金不是失敗,
是‘眾人劃槳開大船’的成功。”
另一邊在潮流項目中
跑酷因“低門檻、高自由”圈粉無數
前中國跑酷“一哥”何意瑜的話
道出真諦:
“跑酷不止很酷,
更是逃生技能、創意源泉。”
他創辦的俱樂部
學員從初高中轉向5到10歲兒童
以世運會為契機
他還被成都市一些中小學
邀請到學校推廣跑酷
這項曾被視為“高危”的運動
正以更“溫和”的姿態走進大眾生活
在成都世運會
有人因專業而被看見
有人因熾熱而被記住
有項目因煙火氣而走紅
有運動因全球交流而新生
正如網友評論所說:
“世運會讓我們發現,
體育不只有競技的輸贏,
更有打動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