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月22日電 黑龍江省兩會剛剛落幕,亞冬會作為繼北京冬奧會后我國將要舉辦的又一重大國際綜合性冰雪體育盛會,在本次兩會上成為熱詞,不少代表委員爭相建言獻策,碰撞出的智慧火花點亮了寒冬。
關于本屆亞冬會的籌備工作,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常委,海潤國際傳播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潘洋說:“哈爾濱在準備亞冬會的工作中,在安保環境、比賽場地、宣傳氛圍等方面的做法值得點贊。此前我去了亞布力,感覺處處都充滿了迎亞冬的氣氛,向民眾展現了喜迎亞冬會的美好愿景。”
“2025年亞冬會的舉辦,是展示中國冰雪力量的重要舞臺,更是彰顯龍江冰雪文化和體育精神的歷史機遇。面對這一重大使命,哈爾濱體育學院全力投入亞冬會的籌備工作,從場館運行支持到賽事服務保障,從志愿者培訓到技術支持,全校師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凝心聚力 筑夢亞冬’的責任與擔當。”黑龍江省人大代表、哈爾濱體育學院冬季奧林匹克學院黨總支書記穆亮告訴新華網。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貴海說:“經過連日來的緊張籌備工作,現在各項工作已經就緒,我用16個字概括,就是‘準備充分、服務標配、應變有序、措施到位’”。
亞冬會就要來了,作為舉辦城市,哈爾濱將如何借勢亞冬會,打造冰雪經濟新質生產力,全方位推動世界冰雪賽事名城建設,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教師吳菲提出,哈爾濱打造世界冰雪賽事名城,應以籌辦亞冬會為契機,堅持辦賽、興城、興業、惠民理念,堅持繁榮體育事業與發展體育產業并重,著力編制《哈爾濱世界冰雪賽事名城建設綱要》,全方位推動世界冰雪賽事名城建設。其中以重大賽事為龍頭,組織編制更多冰雪體育賽事體系規劃,制定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推動構建更適合“爾濱”發展、更具冰城特色、結構更優、質量更高、更加可持續的冰雪體育賽事體系。
“我認為,隨著亞冬會臨近,哈爾濱作為冰雪運動的勝地,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借助這一國際性賽事的東風,結合一年一度的冰雪節,哈爾濱應把握時機,通過舉辦一系列文化類活動,打造獨特的城市IP,進一步在國際社會宣傳和提升城市形象。我建議在特定的節假日、紀念日或重大賽事期間,在松花江沿岸或標志性建筑附近舉行更多煙花表演,形成獨特的視覺沖擊力。”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省工商聯兼職副主席,龍采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春波告訴新華網。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商業大學教授、哈爾濱市松北區政協副主席李恩臨則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黑龍江省借助亞冬會開展體育IP文化活動的提案》,提出黑龍江省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和深厚的體育文化底蘊,借助亞冬會開展體育 IP 文化活動,能夠極大提升黑龍江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促進體育與文化、旅游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激發民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他提議建設亞冬會體育文化虛擬體驗館,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讓民眾沉浸式體驗冰雪運動項目和體育文化場景,提升冰雪文化的科技感和趣味性。
張貴海建議,黑龍江省作為全國冰雪旅游大省,在冰雪產業上要提早發力,讓我們的傳統冰雪經濟煥發新的活力,需要新質生產力的引領。第一,作為生產力中的勞動者,人的要素要進行自我維新,包括知識、思維、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第二,在整個生產力要素組合中,特別是生產資料要同步創新、與時俱進,特別是新工具、新技術、新舉措都應用到傳統冰雪領域中來。第三,生產對象是生產力要素不同組合的結果。既有結構、內涵的深化,也有生產對象空間和屬性的擴展和變遷。要把產品類別化形成產業,再把產業規模化形成產值,生產力要在創新中提質增效,用新質生產力構建新冰雪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