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守住“三條控制線”——國新辦發布會聚焦自然資源管理與改革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全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被稱為“三條控制線”。在19日國新辦“推進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管理與改革情況。 耕地保護紅線:扭轉“南減北增”局面 “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自然資源副總督察劉國洪說,通過聚焦耕地這個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推動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建立經濟獎懲機制,2021年以來,全國耕地總量增加1758萬畝,連續3年實現凈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續多年減少的態勢。 特別是去年,南方省份凈增加739萬畝,扭轉了耕地“南減北增”局面。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城鄉建設發展離不開土地要素的保障。黨的二十大以來,全國批準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1153萬畝、批準用海739萬畝,其中涉及4238個交通項目、281個水利項目、4588個能源項目建設。 劉國洪說,下一步將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在嚴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前提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針對近年來耕地保護出現的新情況,將把各類占用耕地統一納入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實行“以補定占”,強化省級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管控。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將耕地占補平衡作為省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落實耕地保護經濟獎懲機制,真正做到讓保護耕地的地方不吃虧、農民得實惠。 生態保護紅線:守護綠意盎然的國土 布局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完成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等256個重要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生態保護紅線守護著綠意盎然的國土。 “國家公園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標志性的實踐成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閆振說,國家公園設立3年來,大熊貓、東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國家公園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生態保護的成效非常明顯。 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國家公園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登簿。各地通過土地置換、保護地役權協議等創新方式,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嚴格保護基礎上,對國家重大戰略、園區居民生產生活設施等實行彈性管理。 國家公園內共選聘了5萬多名農牧民在家門口當上了生態管護員,他們用心用情守護著家鄉的山山水水。各園區還積極推進生態旅游、差異化生態補償、入口社區建設等,多渠道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生態保護要陸海統籌。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何廣順說,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和沿海地方,不斷推進海洋強國建設,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新進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海岸帶保護修復、紅樹林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項目成效顯著。 城鎮開發邊界:適應“存量時代”需要 單純依賴土地增量擴張難以為繼,城市“攤大餅”模式必須遏制。通過“多規合一”改革,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開始發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集約緊湊布局的作用。 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吳海洋說,將加快推進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河流域等區域(流域)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與實施。更好發揮城市群、都市圈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區域人口、資源環境、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城鎮和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空間協同,形成區域協調、優勢互補的主體功能布局。 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引導城鎮集約緊湊布局。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統籌平衡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各相關領域的空間需求,協調解決空間矛盾和沖突,引導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 推動詳細規劃的改革,塑造城市有機更新的新動能。適應“存量時代”需要,通過探索不同類型詳細規劃編制與實施的方式,挖掘存量資源資產的特色和潛力,優化存量空間結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激發城市發展活力,形成區域發展新增長點、增長極。 據介紹,自然資源部將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建設,構建統一高效的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體系,把規劃藍圖變為美好的現實,助力美麗城市建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