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小朋友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展位前了解城市森林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當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主題季科學集市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行。今年的科學主題季以“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為主題,邀請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機構等單位的2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科學集市、微講座、戶外直播等形式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如何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11月20日,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的田一禾同學(右)在科學集市上向參觀者介紹他在居民小區內進行的城市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
當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主題季科學集市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行。今年的科學主題季以“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為主題,邀請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機構等單位的2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科學集市、微講座、戶外直播等形式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如何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11月20日,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龔宇舟(左)在科學集市上講解長三角區域外來入侵物種的普查成果。
當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主題季科學集市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行。今年的科學主題季以“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為主題,邀請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機構等單位的2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科學集市、微講座、戶外直播等形式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如何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11月20日,上海市寶山區楊泰實驗小學的白碧鴻同學(中)在科學集市上向參觀者介紹居民小區植物探究成果。
當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主題季科學集市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行。今年的科學主題季以“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為主題,邀請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機構等單位的2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科學集市、微講座、戶外直播等形式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如何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11月20日,小朋友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文創展位前進行認識鳥類的拼圖游戲。
當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主題季科學集市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行。今年的科學主題季以“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為主題,邀請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機構等單位的2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科學集市、微講座、戶外直播等形式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如何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11月20日,小朋友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外來入侵物種展示展位上觸摸一只非洲大蝸?;铙w。
當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主題季科學集市活動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行。今年的科學主題季以“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為主題,邀請科研院所、高校、自然教育機構等單位的20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科學集市、微講座、戶外直播等形式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如何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