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疫苗旅游”暴露美國過量囤積疫苗的道德暴行
2021-06-08 10:44:31?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我們來到美國不是為了‘美國夢’,而是為了‘疫苗夢’。”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中,一位前往美國接種疫苗的秘魯公民說道。當前,秘魯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每10萬人就有551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面對如此危局,秘魯并沒能獲取足夠多的新冠疫苗,去外國接種疫苗的“疫苗旅游”成為民眾迫不得已的選擇,而囤積大量疫苗的美國正是熱門“旅游目的地”。秘魯有官員稱,前往國外接種疫苗的秘魯人估計已達到7萬,其中前往美國的人數連月來翻了4倍。由于需求大增,飛往美國的機票價格也翻了數倍。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得起前往美國的“疫苗旅游”。 《紐約時報》文章指出,涌至美國的“疫苗游客”多來自拉丁美洲各國,他們往往是擁有美國旅游簽證的富人和中產階級,窮人則無力支付高昂的旅行費用。泛美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盡管美洲人口已接種超4億劑新冠疫苗,但其中大部分都在美國,只有3%的拉丁美洲人完成了疫苗接種。 由此可見,“疫苗旅游”是疫苗分配失衡的畸形產物,不僅對控制疫情弊大于利,也進一步加深了社會撕裂。而美國在他國“一劑難求”之時大量囤積疫苗,無疑在為這場危機推波助瀾。 據西方媒體報道,美國已搶購約26億劑疫苗,占全球四分之一,遠超自身所需,上億劑疫苗正閑置在倉庫里。美國阿肯色州州長在與白宮的電話會議上甚至表示,“我們擁有可供分享的疫苗,我們擔心這些疫苗會過期。”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全球衛生政策中心主任斯蒂芬·莫里森則指出,美國將擁有“令人尷尬的”新冠疫苗積壓。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到今年年底前,美國或將擁有超過10億劑剩余疫苗。報告稱,“鑒于疫苗分配問題越發敏感,幾乎可以肯定,如果此事處理不當,拜登政府的外交和國際經濟政策目標將受到沖擊。”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世界上還有十幾個國家甚至是“疫苗沙漠”,連在一線救治患者的醫生都沒有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沃克斯新聞網在文章中指出,“美國疫苗如此巨大的盈余令人震驚,以至于美國不與世界分享,就會在道德上顯得不合理。” 與此同時,中美截然不同的做法形成鮮明對照。在自身人口基數巨大,疫苗供應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中方已經向國際社會提供了超過3.5億劑疫苗,包括向80多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同時中方還同多個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生產,迅速推進疫苗的大規模生產。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表示,全球疫苗失衡是一場道德災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多次批評一些發達國家搞“疫苗民族主義”、囤積疫苗以及與疫苗供應商私下達成交易等諸多行為,指出疫苗分配不公“違背道德”,呼吁推動疫苗的全球公平分配。就在此時,美國仍不斷強調,在疫苗分配問題上應堅持“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并限制疫苗原材料出口。 “說多做少”或“只說不做”是美國政客的一向做派。但是,疫情面前,讓自己的“美國夢”成為別人的“疫苗夢”,無疑是一場道德上的暴行。 |
相關閱讀:
- [06-05] 美國宣布捐贈新冠疫苗 被評“可以捐得更多”
- [06-05] 多米尼加總統接種第二劑中國新冠疫苗
- [06-08] 工信部:支持疫苗生產企業開展國際合作
- [06-08] 泰國啟動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
- [06-07] 欲促全球疫苗接種 英首相盼七國集團作承諾
- [06-07] 孟加拉國批準中國科興新冠疫苗在孟緊急使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