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脅迫外交這頂帽子,沒有國家比美國更適合戴
2021-04-30 08:06:2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潘潔、馬卓言)就有美國官員指責中國搞“脅迫外交”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9日表示,脅迫外交這頂帽子,沒有國家比美國更適合戴,也沒有國家能夠從美國手中奪走這個專利。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官員在多個場合指責中國搞“脅迫外交”和“經濟、軍事脅迫”,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表示,脅迫外交這頂帽子,沒有國家比美國更適合戴,也沒有國家能從美國手中奪走這個專利。 汪文斌說,197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亞歷山大·喬治最早提出“脅迫外交”概念,用來概括當時美對老撾、古巴、越南的政策?!懊绹脤嶋H行動向世界詮釋了什么是脅迫外交,那就是通過武力威脅、政治孤立、經濟制裁、技術封鎖等方式實現自身戰略目標?!?/p> 他表示,從武力威脅看,美“脅迫行動”的經典案例都造成了戰亂動蕩和人間悲劇。美國政府也不避諱使用“脅迫外交”一詞,比如將1994年迫使海地軍政府下臺譽為“美國脅迫外交的范例”,在2003年將追加軍費中的約303億美元明確列支為開展“脅迫外交”。 從政治孤立和經濟制裁看,美國長年對古巴、朝鮮、伊朗、委內瑞拉揮舞“制裁大棒”。美上屆政府對多國隨意挑起“貿易戰”。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曾撰文稱美上屆政府對伊朗政策只有“脅迫”沒有“外交”。 從技術封鎖看,美國為維護自身科技壟斷地位,無視市場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濫用國家安全借口肆意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還脅迫其他國家共同行動,無論是法國的阿爾斯通,日本的東芝、豐田,蘇聯的航空航天業,還是如今中國的華為,無一不是鮮活的例證。 汪文斌表示,就中國而言,美國處心積慮對華施壓,非法抓捕中國公民,無端打壓中國企業,肆意干涉香港、新疆等中國內部事務,威逼利誘其他國家組建反華“小圈子”。中國是“脅迫外交”受害者,而非加害者。不管誰搞“脅迫外交”,我們都堅決反對。 汪文斌說,同美國脅迫外交相反,中國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 “我們從未像美國那樣以武力威脅他國,從不搞軍事同盟,從不輸出意識形態,從不跑到別人門口挑事,從未將手伸進別人家里,也不主動打貿易戰,不無端打壓他國企業。在中國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遭到脅迫和侵害時,我們當然要作出合理合法的反制,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我們將和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一道,共同反對世界上的各種脅迫行為。”汪文斌說。 |
相關閱讀:
- [03-22] 華春瑩說脅迫外交的帽子美國最適合戴
- [01-04] 美施壓瑞典欲排除華為參與瑞5G建設 華春瑩:中國是美式脅迫外交受害者
- [10-15] 外交部:加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所作所為才是“脅迫外交”典型案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