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高山的道路 中巴友誼的見證
2021-04-20 08:34:02?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陳曦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這是1978年喀喇昆侖公路建成時拍攝的巴基斯坦塔科特大橋。 新華社記者 袁長發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2004年8月17日,巴基斯坦政府將喀喇昆侖公路的塔科特大橋命名為中巴“友誼橋”,以緬懷公路建設中犧牲的中巴兩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勞動者。 新華社記者 孫翔宇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2020年10月16日,車輛行駛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喀喇昆侖公路上,路邊墻上刷有“中巴友誼萬歲”標語。 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這是車輛行駛在巴基斯坦北部索斯特地區的喀喇昆侖公路上(2013年9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這是車輛行駛在巴基斯坦北部吉爾吉特罕薩地區的喀喇昆侖公路上(2015年3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這是2019年11月18日拍攝的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二期工程赫韋利揚至曼塞赫拉高速公路段。喀喇昆侖公路二期項目將中巴友誼公路向南延伸,融入巴南北交通干線。 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中國汶川地震發生后,巴基斯坦將援助中國災區的急需物資通過喀喇昆侖公路運往中國。這是2008年5月21日,卡車車隊從伊斯蘭堡出發前往中國。 新華社記者 李敬臣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在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爾吉特有一座中國烈士陵園,安葬著88位為修筑喀喇昆侖公路而犧牲的中國建設者。巴基斯坦老人阿里·艾哈邁德自1978年起自愿在這里守護陵墓,默默守護巴基斯坦與中國的友誼。這是阿里·艾哈邁德在打掃中國烈士陵園(2015年3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喀喇昆侖公路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陸路通道,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侖、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三大山脈,經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山口,通達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塔科特。這條公路由中巴兩國人民辛勤勞動共同建設,被稱作“中巴友誼之路”。 來自巴基斯坦的商人卡里姆(左)在中國新疆喀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做寶石和工藝品生意。他將商品通過喀喇昆侖公路運到新疆銷售。交通越來越便利,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2017年4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