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國學者巧答媒體“一字之問”
2020-11-18 06:55:2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特寫:中國學者巧答媒體“一字之問”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提到,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此前中國一般說的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請問‘穩步’和‘穩慎’有沒有區別?” 提這個問題的,是一名日本媒體記者。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四位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就五中全會精神等話題與中外記者交流。 問題一出,現場不少人都先是一愣。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接過話茬。“你這個問題也是讓我們深入思考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問題,你分析得很細。”他說,從“穩步”到“穩慎”,一字之差,所表達的含義更加豐富。 這位長期研究制度經濟學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業界“大拿”接著說,“慎”在中文表述中通常有“慎重”的意思。為什么要慎重?在他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人民幣的計價結算、匯率、資本市場開放等諸多議題,與金融安全穩定緊密關聯。 張宇燕認為,當前提到“穩慎”,并不是說之前不夠穩妥慎重,而是結合人民幣國際化的新進展新情況作出新安排。“比如說,我們跟外國進行貿易的時候,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的比重在上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比重也在穩定上升,盡管不同時期有不同變化。” 他進一步說,有人可能會認為,“穩慎”之下意味著“保守”,其實并非如此。 “我打個比方,一個特別關心汽車或者自行車剎車有效性的人,應該是在想怎么騎得更快開得更快,而不是總想著怎么停下來,對吧?”張宇燕反問一句。 他說,審視人民幣國際化,從“穩步”或者“穩慎”這個角度切入很精巧,但不要忘了,更關鍵的內容是后面的動詞結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也就是說,不管是‘穩步’,還是‘穩慎’,我們都是要往前走。如果認為中國趨于越來越保守或者停止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那恐怕就理解錯了。”他說,中國政府會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情況,依據市場規則,充分考慮市場的接受度,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