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德國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遺址
2020-09-21 08:39:38?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陳曦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參觀者觀看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內的牢房。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一名參觀者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觀看展覽。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內一間當時關押人員的臥室。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兩名參觀者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參觀。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參觀者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觀看展覽。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內的一間牢房。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內的鐵絲網。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兩名參觀者經過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墻內鐵絲網旁豎立的警示當時關押人員的告示牌。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內的蘇軍解放紀念碑。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入口處帶有“勞動帶來自由”字樣的鐵門。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小城奧拉寧堡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遺址,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遺址紀念館副館長阿斯特麗德·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參觀者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參觀。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兩名參觀者經過鐵門進入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遺址紀念館入口處。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拍攝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營區(qū)入口處的門樓。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盏厝肟阼F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這是8月27日,在德國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參觀者經過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遺址紀念館的入口處。 柏林以北的小城奧拉寧堡有一片空地,四周的水泥高墻和鐵絲網隔絕了大自然的生機。空地入口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一座集中營。這里就是薩克森豪森,距離首都柏林最近的集中營。1936年到1945年,共有22萬人被關押在此,10萬人遇害。75年前,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之后這里成為紀念館,向世人展示納粹德國罪行的鐵證。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