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修復開放41家大中型醫院服務特殊人群
2020-03-16 14:02:57? ?來源:長江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武漢修復開放41家大中型醫院服務特殊人群,各區設1-2家醫院為居民開展綜合醫療服務 長江網3月15日訊 3月15日,湖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武漢市統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非新冠肺炎患者就醫安排。 3月底前完成定點醫院修復 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濤介紹,目前分批開展定點醫院修復,分期分批把全市46家新冠肺炎收治定點醫院的病人,向醫療資源豐富的10家定點醫院集中,騰退出來的醫院做好消殺、醫療設備轉換、空間改造、合理配置醫護人員,盡快修復原有醫療體系,恢復正常醫療秩序,逐步滿足廣大市民普通就醫需求。 3月10日已完成14家部省屬、市屬三甲醫院本部院區集中修復工作。第2批定點醫院18家,以市屬醫院、新城區人民醫院為主,目前正在修復中,其他14家定點醫院將在3月底前完成集中修復。 41家大中型醫院服務這些對象 李濤說,滿足特殊人群的就醫需求,修復和開放41家大中型醫院,服務急性心腦血管、血液透析、惡性腫瘤等危重和急診患者以及孕產婦、兒童等特殊人群,以區為單位各設置1到2家醫院為轄區居民開展綜合醫療服務,逐步恢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醫療服務功能,承擔市民的一般就醫需求。回應群眾關切,逐步開放兒童和其他人群的預防接種工作。 普通就醫限制每天各時段就診人數 李濤說,確保普通就醫的安全,做好預診、分診、患者排查、病區管理、院感防控等工作,嚴防新冠肺炎院內擴散,就診患者網上掛號、預約就診,限制每天各時段就診人數,避免醫院人群聚集。一旦出現發熱疑似病人,迅速進行核酸檢測、流行病學調查、分類處置、無縫對接。 開展網絡便利就醫的服務,大力推進醫院網上診療服務,為非危重癥患者提供線上就診、咨詢和日常防護。 增加部分醫院,優先保障危急重癥、孕產婦、兒童、腫瘤等人群就醫需求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鄭云表示,為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就醫需求,武漢市按照劃區劃片、分類協同、定點收治的總體原則,除了疫情期間的同濟醫院本部、協和醫院本部、省人民醫院本部等綜合性醫院承擔疑難危重癥救治以外,再增加部分醫院優先保障危急重癥、孕產婦、兒童、腫瘤等特殊人群的正常就醫需求。 一是武漢市確定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武漢市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等8家醫院為急性心腦血管、外傷等急危重癥的救治醫院。 二是確定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武漢市兒童醫院等10家醫院用于收治非新冠肺炎孕產婦及兒童患者。 三是確定湖北省腫瘤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勝利街院區、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武漢市普仁醫院等醫院作為惡性腫瘤包括惡性血液病及慢性疾病的救治醫院。 四是武漢市中南醫院和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等12家醫院將作為定點的血液透析醫院。 【關注】 武漢確診病例已經下降到個位數,為什么還不能在社區走動? 市衛健委:當前還是有一定社區傳染風險 鄭云表示,近期,武漢市的確診病例已經下降到個位數,很多市民朋友認為,武漢市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想出門在社區里走動,恢復正常的生活,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和傳染病的規律,武漢市現在防疫形勢依然很嚴峻,連續幾天還有社區零星散發的門診病例,如3月13日、3月14日,我市均有一例確診病例來自于門診。在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發現,患者本人和家屬在居家期間有外出和在小區內活動的軌跡,不排除有社區感染的可能。所以,當前還是有一定的社區傳染的風險,大家應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輕心。 (記者郭麗霞 陳小敏 陳曉彤 華智超) |
相關閱讀:
- [03-16] 女報記者武漢紀事〡社區里的“00后”志愿者:感覺自己幫到了他們,特開心!
- [03-16] 武漢:3月底46家醫院全部恢復正常醫療體系
- [03-16] 武漢無疫情小區是怎樣煉成的?
- [03-16] 武漢部分醫院開始恢復常態門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